摘要
怀着一种对故土情怀的温情记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即时性思考,贾平凹于1983年创作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鸡窝洼人家》.这篇小说由于真切地描绘和抒写了以"鸡窝娃"为缩影的广大商州乡村社会于70年代末以来,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正是贾平凹基于对乡村生活的现实性思考和朴素美的呈现,才使得编导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影片问世后,绝大多数观众认为电影《野山》的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都远远超出了原小说;这有《野山》在当年所获的金鸡奖七项提名、最终六项获奖的巨大成绩为佐证.《野山》对小说《鸡窝洼人家》的改编为什么在当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因为编导在银幕上再现这部小说时,对原小说采取了"强调"与"冲淡"的艺术处理.……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2-265,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