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75-176,共2页
Truth Seeking
同被引文献42
-
1胡晓霞.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中),2011(11):74-75. 被引量:20
-
2宋希博.基于成本管理需要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途径和方法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0(6):37-39. 被引量:1
-
3韩宾.谈高校后勤改革与监控检查机制[J].北方经贸,1999(5):164-166. 被引量:1
-
4缪江平.试论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内部监控机制的构建[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3):74-77. 被引量:5
-
5郑立宇.高校师生员工参与型后勤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5(6):42-42. 被引量:6
-
6刘晋军.浅析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J].理论界,2005(9):219-219. 被引量:2
-
7杨辉明,陆惠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注重标准化食堂建设[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781-782. 被引量:7
-
8芮德武.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分析与思路[J].巢湖学院学报,2005,7(6):74-78. 被引量:5
-
9潘启灵.物业管理——高校图书馆后勤管理的新理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156-158. 被引量:1
-
10李慧锋.高校食堂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广东纺院后勤餐饮部经营管理的情况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5(22):84-8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凤宝,杨书元,尚宇光,孙迎辉,卢亚东.高校后勤运行成本核算与指导标准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0(S01):9-12. 被引量:1
-
2谭其贵,吴元凯.SWOT战略分析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运用研究——以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98-101.
-
3邱关军,向立中.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1):17-19.
-
4邱关军,向立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背景下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2):13-17.
-
5赵生光,金耀宇.民办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探讨——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4):52-56. 被引量:6
-
6郝艳海.经济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制定发展规划的路径探析[J].丝路视野,2016,0(23):30-31.
-
7刘召阳,王刚.农业科研单位提升后勤服务能力的措施及建议[J].新疆农垦科技,2022,45(5):66-68.
-
8赵彬,李建才,张彦昌,马仁鹏.浅谈科研后勤保障能力如何提升[J].高校后勤研究,2023(1):38-40. 被引量:1
-
9胡勤学.高校后勤管理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0(9S):65-65. 被引量:1
-
1宋国荣.市场经济与高校后勤精神文明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1998(5):76-79.
-
2吴持能,王纪东.浅析高校后勤职务犯罪的原因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7,0(1):109-110. 被引量:1
-
3吕丽敏.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业科学发展[J].品牌,2015(4):80-81. 被引量:2
-
4陆艳萍.与时俱进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西部社会,2003(7):42-42.
-
5柳志.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1):171-172.
-
6王梅.突出一个“新”字——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评述[J].前线,2001(3):40-40.
-
7廖国辉.贯彻“三个代表”重在抓工作落实[J].中国机关后勤,2001,0(10):19-20.
-
8王琼.医疗事故罪的主体研究[J].大众商务,2010(10):250-250.
-
9张国荣,董尉勤.在机关后勤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发展,2003(8):14-15.
-
10魏清琳,陈卫东,辛正芳.浅论高校劳动争议调解与高校后勤社会化[J].高校后勤研究,2001(2):76-7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