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中国教育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成果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诸如缺乏原创性、话语迷失、思维方式简单化、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本文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未来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
谷珊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0-112,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教育研究
问题
原因分析
发展趋势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11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郑金洲,程亮.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
.教育研究,2005,26(11):3-10.
被引量:66
2
柳海民,李伟言.
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
.教育研究,2003,24(9):13-17.
被引量:48
3
傅维利.
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J]
.教育研究,2003,24(7):19-25.
被引量:35
4
周志平.
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1-5.
被引量:14
5
吴康宁.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4,25(5):19-23.
被引量:137
6
扈中平.
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J]
.教育研究,2003,24(3):14-17.
被引量:49
7
阎光才.
开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J]
.教育研究,2004,25(4):28-32.
被引量:13
8
张荣伟,朱永新.
试论教育思想表述的话语困境[J]
.教育研究,2004,25(4):22-27.
被引量:19
9
叶澜.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1):1-6.
被引量:271
10
程亮.
教育研究原创性缺乏:现象与原因[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9-1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94
1
白春仁.
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
.文学评论,1998(5):101-108.
被引量:46
2
陈桂生.
略论教育学“体系”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1):10-14.
被引量:3
3
冯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辨[J]
.教育学术月刊,1996(2):18-21.
被引量:14
4
鲁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管窥[J]
.教育评论,1988(1):1-5.
被引量:24
5
吴钢.
论教育学的终结[J]
.教育研究,1995,16(7):19-24.
被引量:130
6
陈桂生.
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
.教育研究,1994,15(7):38-41.
被引量:65
7
张英英.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吗?——我看教育学的性质之争[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7):33-34.
被引量:2
8
杨小微,吴黛舒.
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7):1-5.
被引量:18
9
李伟言.
谦逊的理性:教育学应有的理论品格——关于教育理论原创的前提性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5-21.
被引量:3
10
叶澜.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
.教育研究,2004,25(7):3-17.
被引量:236
共引文献
711
1
王洪才,田芬.
“证实规律”与“阐释意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两种旨趣[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3):84-93.
被引量:8
2
张永,朱敏.
新时代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契机、主题与趋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12):150-156.
被引量:7
3
杜华,顾小清.
教育技术学理论五问——兼论教育技术学之于教育学理论建构的贡献[J]
.教育研究,2020,0(1):148-159.
被引量:19
4
伍红林.
从旁观到深度介入:田野研究在教育学中的转化[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100-108.
5
刘文君,李均.
论国际大学排行榜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双刃剑效应”及应对策略[J]
.湖北招生考试,2023(6):30-35.
6
冯建军.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自觉建构[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6):1-10.
被引量:8
7
薄蓉蓉.
教育复杂性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问题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945-946.
8
张健.
教育学原创研究的背景与问题探讨[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3):22-24.
被引量:1
9
卢建华.
论世纪初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表现形态和时代课题[J]
.学术论坛,2008,31(4):198-204.
10
侯彦斌.
略论教育理论原创与区域教育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14-1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孙元涛.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的再寻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
李家成.
论当代中国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一种中西比较的视角[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12):28-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吴舸.
我国教育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J]
.中国成人教育,2013(4):11-13.
1
姬光锋.
教育行动研究: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41-43.
被引量:2
2
吴良根.
校本教研:新课程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J]
.中国农村教育,2008(1):93-94.
3
吴燕芳.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
.长三角.教育,2009(1):89-90.
4
王攀峰.
论教育的行动研究[J]
.成人高等教育,2005(4):27-30.
5
张天宝,王攀峰.
论教育的行动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01(6):50-53.
被引量:18
6
陈召山.
让德育成为唤醒学生的“灵魂驱动力”[J]
.基础教育参考,2012,3(4):80-81.
7
汪金月.
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4):28-30.
8
陈权.
教育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研究模式[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3):91-93.
9
李小冬.
从话语迷失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J]
.文学教育,2009(12):120-121.
被引量:1
10
王利云,陈雪.
试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2):14-18.
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