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析
被引量:
2
The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是一个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正常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一定人格特质的生命个体。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因此,塑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塑造健康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作者
曹腊梅
机构地区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格
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传旭.
培养健康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教育研究,2003,24(4):86-89.
被引量:34
2
[2]叶浩生.心理学理论精粹[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277.
3
陆丹.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人格培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S2):151-15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3.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黄崴.
作为现代教育的素质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1):16-2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34
1
潘娇娇.
SETT模式下视障生融合教育的辅助技术适配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0):102-106.
2
周天梅.
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71-72.
3
赵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15-16.
被引量:4
4
邰广侠.
道德教育整合的依据说略[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2):53-54.
5
钱兴地.
大学生品德培养和评价核心之我见[J]
.高教论坛,2006(1):15-17.
被引量:1
6
李秋萍,杨支兰.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
.现代护理,2006,12(16):1567-1568.
被引量:32
7
谢乾.
高职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4):24-25.
8
王承君.
外语课程论研究的六个核心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5):122-124.
9
魏一.
现代网络化生活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J]
.中国科技信息,2008(5):180-182.
10
杨培燕.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52-53.
同被引文献
9
1
赵淑琴,饶峻姝.
论人格的三个要义[J]
.学术探索,2008(3):138-141.
被引量:1
2
吴志华,柴进.
试析人格教育的几个问题[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3):17-19.
被引量:13
3
陈升.
中华家庭教育的传统与经验[J]
.当代青年研究,1997(Z1):84-87.
被引量:3
4
高新民.论理想人格模式之重构[J],2001(02).
5
顾华宁,杜春华,谢大欣.
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科教文汇,2008(13):19-20.
被引量:2
6
孙德玉.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论略[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5):29-33.
被引量:1
7
李俊.
家长教育培训研究:从家庭教育到家长教育(上)[J]
.成人教育,2008,28(10):4-6.
被引量:15
8
冷红.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J]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2):21-23.
被引量:2
9
张莉.
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人格的塑造[J]
.唐都学刊,2004,20(1):68-7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晓肖.
试论家长人格教育[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2):141-143.
2
李敬.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青年文学家,2015,0(3X):186-187.
1
黄红.
高校学生管理对道德教育的催化作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4):222-223.
2
杨华.
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315-316.
被引量:5
3
鲁秋明.
推动小学语文走向自塑教育的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6,0(5):10-11.
4
朱飞燕.
试论自塑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2):217-217.
5
陈晨.
如何建立品格学校(上篇)[J]
.亲子根基,2008(6):50-51.
6
谢惠娟.
试论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0,26(4):58-60.
7
谢珍.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3):121-121.
8
艾莉.
表扬要恰如其分 批评要合情合理[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1990(5):31-31.
9
陆明朗.
浅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危害性[J]
.科技与生活,2009(22):63-63.
10
黄雅莲.
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1):223-227.
被引量:12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