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32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应用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压疮患者32例,每三天更换一次敷料.结果 痊愈22例,创面干燥、分泌物减少9例,不良反应5例.结论 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疗效快,使用方便.
作者
李小燕
机构地区
长江航运总医院外科
出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12期155-,共1页
关键词
DUODERM
CGF凝胶敷料
压疮
新生肉芽组织
分类号
R63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49
1
马慧军,朱文元.
皮肤表面酸碱度及其测定方法[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7):448-450.
被引量:15
2
张米英.
韭菜汁外擦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J]
.华夏医学,2004,17(3):444-444.
被引量:3
3
段捷华.
韭菜与维生素E治疗早产儿硬肿症[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4):218-218.
被引量:1
4
李霞.
浅谈新生儿皮肤护理[J]
.淮海医药,2005,23(2):147-148.
被引量:4
5
郑肇敏,张雪岚,周连喜,宋丽妹.
擦浴法与盆浴法用于早产儿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2):199-199.
被引量:3
6
应雪琼.
外周静脉置管早产儿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5,4(2):130-132.
被引量:1
7
李玉梅.
新生儿不同擦浴液体的实验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5-35.
被引量:5
8
王景山.
小儿皮肤结构特点[J]
.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2):9-9.
被引量:4
9
何利,安如俊,龙燕琼,屈淑娟.
新生儿液体渗漏后预防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21-1321.
被引量:21
10
乌恩,白文明.
葵花子油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6):571-57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王蓓珺,胡晓静.
提高早产儿皮肤屏障功能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1,25(8):2073-2075.
被引量:8
2
余秋敏.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184-4186.
被引量:7
3
程红,万兴丽,苏绍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的皮肤损伤预警监控管理与效果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2):211-215.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康云鹏.
优质护理对急诊输液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1):265-265.
2
王艳霞.
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分析[J]
.临床研究,2015,23(6):175-175.
3
张小茹.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1):1424-1425.
被引量:1
4
王燕.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及对策分析[J]
.医药前沿,2018,8(34):63-64.
被引量:2
5
陈晓春,周葱聪,陈赢赢,张丽萍.
水胶体敷料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837-1839.
被引量:32
6
余秋敏.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184-4186.
被引量:7
7
程红,万兴丽,苏绍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的皮肤损伤预警监控管理与效果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2):211-215.
被引量:28
8
陈红菊.
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3):387-388.
被引量:7
9
马国瑞.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防范策略[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B03):80-81.
被引量:1
10
张莉萍,戴晓冬,赵静.
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常见类型与原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24-26.
被引量:11
1
付玉娟,张超远,丁付斌.
^(90)Sr敷贴器治疗难愈皮肤新生肉芽组织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24).
被引量:1
2
傅小兵,常国友,王亚平,马诺山,卢善芬,盛志勇.
γ-干扰素抑制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3):209-211.
被引量:5
3
钟晓红,王明刚,余刚,赵李平,褚燕军.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冲洗技术治疗严重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J]
.安徽医学,2013,34(10):1452-1454.
被引量:4
4
席云峰,张斌.
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深度烧伤[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5):344-345.
被引量:2
5
余墨声,张端莲,陕声国,侯祚琼.
干扰素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的调节作用[J]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3):234-236.
被引量:4
6
闫少庆,王丽翔,杨晓,张磊,柳国斌,奚九一.
奚氏海桐皮汤外洗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2):54-57.
被引量:21
7
王国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附34例报告)[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15(5):228-228.
8
薛云,刘兴炎,葛宝丰,陈克明,宋鹏,王勇,樊晓海,李生贵.
封闭负压引流对软组织爆炸创面的影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6):495-498.
被引量:20
9
郑萍,刘彦红,买淑霞,姚婉霞,李娟,戴贵东.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0):803-808.
被引量:5
10
西出薰,印慨.
闭式吸引储袋引流治疗巨大肠瘘进展(附2例报道)[J]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7,3(4):15-15.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