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61-262,共2页
Truth Seeking
同被引文献7
-
1李常香,周良奎,许锋.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路径选择——以台州学院专业建设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7,23(S1). 被引量:3
-
2徐元俊.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9):82-83. 被引量:16
-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等,译,抗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5.
-
4都光珍.特色战略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理性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7):14-16. 被引量:7
-
5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8):62-64. 被引量:31
-
6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 被引量:90
-
7关长海.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专业预警体系建构初探[J].北京教育(德育),2012,0(10):4-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象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4):27-30. 被引量:10
-
2武少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秘书学专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72-74. 被引量:2
-
3刘捡平.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新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2):81-82. 被引量:2
-
4王加华.高职院校升本转型后师资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与对策——以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为例[J].文教资料,2015(16):91-93. 被引量:5
-
5李夫泽,段湘怀.服务地方 大力改革——转型发展背景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秘书学专业办学思路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2(5):90-93.
-
6陆晓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2):84-86. 被引量:2
-
7夏玲玲.国有企业集团所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浅探——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6(33):104-106. 被引量:1
-
8刘子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3):217-219. 被引量:3
-
9李志瑾.探讨如何构建应用型秘书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J].商业故事,2015(35). 被引量:1
-
1时和兴.全国高校政治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召开[J].政治学研究,1988(2):74-74.
-
2毛纪庚.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罪行──沉痛哀悼学生许杏虎烈士[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9,0(Z1):97-97.
-
3高青,吕万翔.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3):24-27. 被引量:3
-
4王新建.关于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0):95-97.
-
5胡军,廖春华.提高党员文化素质 促进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1998,16(S2):19-20.
-
6陈继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浅议[J].科技信息,2010(30).
-
7王文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09(24):222-223. 被引量:2
-
8刘森,孙心若,张庆威,李伯康,钱满素.首都市民文明素质大家谈[J].北京观察,1999,0(9):26-29.
-
9刘正浩.民法本位与高校依法治校的共通性及启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30-34.
-
10乔瑞.互联网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4):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