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88-190,共3页
Truth Seeking
参考文献7
-
1谢经荣.改革征地制度是大势所趋[J].中国土地,2000(10):26-26. 被引量:4
-
2王勇,陶忠刚,孙晓.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还利于民[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6(3):45-47. 被引量:1
-
3吴刚.征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国土资源,2002(5):31-33. 被引量:3
-
4王瑞雪,陈银蓉.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J].农村经济,2002(7):21-22. 被引量:3
-
5奚志兰.对征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河南国土资源,2004(1):18-19. 被引量:1
-
6王永红,谢小灵.还利于民——南京市征地制度调查[J].中国土地,2001(9):3-9. 被引量:13
-
7朱林兴.要维护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权益[J].理论前沿,2002(7):44-4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9
-
1曹慧敏.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制度的现状及完善途径[J].西北人口,2004,25(5):26-29. 被引量:2
-
2郭洁.试论农地承包关系法律调整的若干问题[J].法学论坛,2002,17(2):86-92. 被引量:6
-
3梁亚荣,李雪艳.修宪与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J].实事求是,2004(6):63-66. 被引量:12
-
4吴先华.耕地非农化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1):51-56. 被引量:19
-
5闫芳.浅析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59-61. 被引量:2
-
6王金堂.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困局及改革思路[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98-105. 被引量:1
-
7刘双良.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角色检讨与定位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0(4):102-104. 被引量:12
-
8唐勤.征地—农民权益如何保障?[J].知识经济,2011(21):50-50.
-
9张秦伟.建立我国新型土地征用制度的若干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19(3):11-16. 被引量:13
-
10黄敏,于凤娥,邵良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城乡结合部突发事件触发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65-7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47
-
1陈文三,赵海林.关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21(S1). 被引量:1
-
2陈蓉,唐勇.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5-48. 被引量:1
-
3李炜,尚晓萍.修宪后土地供应方式的改革——兼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J].中国土地,2004(7):20-23. 被引量:3
-
4杨淑梅.征地制度改革及相关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4(15):134-135. 被引量:1
-
5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对金融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金融,2004(16):22-25. 被引量:9
-
6范辉,董捷.征地中安置补偿标准不合理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4(10):25-27. 被引量:9
-
7李品,李世平.推进城市化引发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5):590-594. 被引量:5
-
8王华春,金永仁,谭益民.新形势下中国征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商业研究,2004(22):136-139. 被引量:2
-
9姜开勤.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J].农业经济,2004(10):14-16. 被引量:23
-
10周飞,倪绍祥.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及其改革[J].江海学刊,2004(6):82-86.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4
-
1戴俊骋.中国征地和补偿制度的E-R模型分析和重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9):20-26. 被引量:4
-
2李建建.我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4. 被引量:15
-
3朱梦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征地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8):101-102.
-
4王勇,陶忠刚,孙晓.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还利于民[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6(3):45-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谢根成.关于征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5(z1):188-190. 被引量:4
-
2王春晨.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构[J].农村经济,2007(11):80-82. 被引量:6
-
3陈金田.关于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若干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64-68. 被引量:12
-
4余碧岩.推进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根本着力点[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3-47. 被引量:3
-
5李文军,马雪蓉.自然保护地旅游经营权转让中社区获益能力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146-154. 被引量:20
-
6云梅,骆云中.失地农民补偿中情感资本补偿的缺失[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0-324. 被引量:7
-
7穆向丽,巩前文.农地征用补偿的制度演进:自46个村观察[J].改革,2010(1):93-100. 被引量:8
-
8冯永东.公共利益原则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析[J].民营科技,2010(6):144-144.
-
9王春芳.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学思考[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4(2):44-47.
-
10景秀艳,Timothy J.Tyrrell.权力关系、社区空间与乡村旅游利益获取——基于福建省泰宁县五个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26(5):20-29. 被引量:25
-
1田柏栋,武泽江.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36-38. 被引量:2
-
2我国将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J].老区建设,2008(21):5-5.
-
3征地补偿标准明年起适当提高[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12):4-4.
-
4姜明,侯丽清.城市中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J].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3(1):46-49. 被引量:1
-
5姜明,侯丽清.城市中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J].阴山学刊,2002,15(5):45-48. 被引量:6
-
6柯映红.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矛盾或互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8-39.
-
7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势在必行[J].上海土地,2009(2):19-19.
-
8赵耀南.对我国征地制度的思考[J].太原科技,2007(6):33-34.
-
9张连珍.在省政协十一届七次常委会议结束时的讲话[J].江苏政协,2014,0(9):9-11.
-
10李,何树青.什么是当前的主要矛盾[J].当代社科视野,2010(6):4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