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对近代文学革命的三次推进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13-115,共3页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3
-
1梁启超 戴逸等主编.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
2[18]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
3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22
-
1陈赟.中国现代性意识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27-34. 被引量:2
-
2宋学勤.梁启超学术文化史论中的科学观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119-124. 被引量:1
-
3华莹.略论颜元与墨子的同与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36-40. 被引量:1
-
4刘兴邦.梁启超的政治文明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5.
-
5冯天瑜.值得重新体味的清民之际的“封建”观[J].史学月刊,2006(2):46-51. 被引量:2
-
6陈赟.从“在世”到“创世”:个人自我确证方式的现代转换[J].社会科学研究,2006(4):24-29.
-
7任传霞.在冲突中延续——论中国文论现代性追求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4):90-93.
-
8黄琼英.原型与翻译中叙事语篇的范畴化——论鲁迅科学小说译作的叙事语篇范畴[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2):52-55. 被引量:5
-
9刘少虎.王闿运春秋学的整体思维意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2):119-122.
-
10黄小芃.译者与学者[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1):104-106. 被引量:1
-
1刘柏青,刘中树.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19(3):13-24.
-
2牛仰山.晚清“文界革命”论纲[J].青海社会科学,1984(5):40-48.
-
3万发云,钟珍维.论梁启超的文学思想[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4):41-47. 被引量:1
-
4范嘉晨.论“前后七子”对“公安派”的启迪[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1):47-52. 被引量:3
-
5张德元.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的胡适[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2(4):69-72.
-
6黄保真.“文界革命”理论简说[J].求是学刊,1982,9(6):59-66. 被引量:1
-
7郑方泽.略论晚清文学改革运动的发展和成就[J].社会科学战线,1985(2):278-283. 被引量:2
-
8高瑞泉.郭沫若与茅盾:从意志自由到历史必然——中国现代文学的哲学透视之二[J].天津社会科学,1992(2):76-82.
-
9夏晓虹.梁启超与日本明治小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5):30-39. 被引量:8
-
10连燕堂.非晚清文学“革命”运动否认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0(5):29-3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