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PC机的等动阻力源软件设计
The software design of isokinetic resistance apparatus based on personal comput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利用Delphi6.0在PC机上开发帆板摇帆模拟训练测试系统等动阻力源软件的方法,阐述了阻力源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功能,分析了阻力源的软件设计、数据采集等功能的编程思路.
作者
谭俊哲
王树杰
王建国
机构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3-164,共2页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关键词
DELPHI
阻力源
数据采集
PID控制
等动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沈兵,黄健.
基于Windows9X的数控系统实时控制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2002,21(7):41-43.
被引量:9
2
王小伟.
Windows环境下计算机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实时通信[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2):130-13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Leinecker R C 张艳(译).Visual C++6.0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2
[3]Chris Gant.Windows WD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指南[M].孙义,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4]王小伟.活塞外轮廓数学模型及其多功能书空车削系统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0.
4
[5]Analog Device Inc. ASDSP 21xx Family User's Manual[CP]. 1995.
5
[6]Analog Device , Inc. DSP / MSP Products Referenee Manual[CP].1995.
6
彭孝礼.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起步与进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3
1
文俊浩,林勇,张林,屈松,刘奔常.
PSTN系统中串口通信的实现[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9):56-59.
被引量:1
2
申宇,马伯渊,张金楼.
基于PMAC卡的高速数据采集[J]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2):96-97.
被引量:5
3
谭俊哲,王树杰,王建国.
基于Windows等动阻力源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10):214-215.
4
郑添义,孙长久.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集成传输系统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3):171-173.
5
王芳,王琨琦,梅雪松.
基于Windows的线接触加工数控系统实时性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9):146-148.
被引量:1
6
王芳,王琨琦,梅雪松.
基于Windows全软件数控系统实时性的研究[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29(3):228-233.
被引量:6
7
雷立群,于振文.
基于Windows的全软件数控系统实现方法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12,40(9):94-97.
被引量:10
8
林勇,应新洋.
Delphi下用Mscomm32实现串行通信[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8):158-160.
被引量:10
9
林勇,应新洋,董晓华.
DCOM分布式组件技术在数据通讯中的应用[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8):70-73.
10
林勇,刘奔常.
基于DCOM的点对点数据远程传输[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9):139-142.
被引量:4
1
谭俊哲,王树杰,王建国.
基于Windows等动阻力源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10):214-215.
2
王建国,曹丙霞,王树杰,孙敬华.
新型智能帆板训练器的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2006(03Z):24-26.
被引量:2
3
曹淑娟,张海.
装载机铲装作业轨迹及动阻力仿真研究[J]
.中国煤炭,2005,31(9):37-40.
被引量:4
4
ANSYS助力Speedo开发[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2(9):4-4.
5
刘静安,邵莲芬,张志军.
铝合金挤压模具的修正技术(续)[J]
.有色金属加工,2009,38(6):45-49.
6
吴德久,胡兴军,杨博.
阶背式轿车模型尾流场仿真研究[J]
.汽车工程,2014,36(7):790-793.
被引量:4
7
邵潇,柴立和.
城市结构模式形成的复杂系统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321-321.
8
王进,高敦升,李斌.
高速列车同向并行运动时线间距仿真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11):12-13.
被引量:4
9
王阳华,刘宗辉,杨慧君.
基于传热反问题的微型燃料电池冷却通道优化[J]
.计算机仿真,2013,30(1):169-172.
被引量:3
10
袁志群,谷正气,何忆斌,汪怡平,陈细军.
汽车底部结构对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10,22(8):1832-1836.
被引量:11
机械设计
2005年 第z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