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司人格否认的司法适用规则的制定需要经济学家与法学家的密切合作。单维地依赖公司法条文的规定,来求解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并非良策,一个信用社会下的配套规则安排,方为最佳。
作者
缴洁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2-53,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内生性法律理论
公司人格否认
司法适用
分类号
D922.291.9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傅穹.
路径依赖与最低资本额安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92-95.
被引量:29
2
[3]Phillip I.Blumberg: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Substantive Law),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3
金剑锋.
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
.中国法学,2005(2):117-125.
被引量:59
4
[5]L.C.B.Gower,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Sweet & Maxwell,5th ed.
5
范健,赵敏.
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
.中国法学,1995(4):67-74.
被引量:63
6
[8]鹤光太郎.用"内生性法律理论"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体系.[EB/OL]www.rieti.go.jp/users/tsuru-kotaro/cn/c030311.html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范健,赵敏.
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J]
.中国法学,1995(4):67-74.
被引量:63
2
傅穹.
法定资本制:诠释、问题、检讨——从公司不同参与人的利益冲突与衡量观察[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17):80-92.
被引量:22
3
赖英照.《公司法论文集》[M].台湾证券市场发展基金会编印,1988年5月增订再版.第124页.
4
Phlllip I. Blumberg: T n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Substantiv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pp. 112- 118.
5
Phillip I. Blumberg: The Law of Corporate Groups, ( Substantive Law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7, p 118.
6
L. C. B. Cower, Cower' s Principles of Modem Cornpany Law, Sweet & Maxwell, 5th ed, p. 108.
7
李宗锷.《香港合约法与公司法》[M].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24-125页.
8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民事判例》第20卷[M].,..
9
[日]井上和彦.《法人格否认的法理》[M].千仓书房,1984年版.第42-44页.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移交、撤销企业和与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相关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1]8号).
共引文献
146
1
郗伟明.
股东出资义务“常态加速到期理论”之反思——兼论对不诚信认缴出资行为的可行规制[J]
.法商研究,2022,39(3):85-98.
被引量:12
2
杨林法,沈隆吉.
破产程序中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处置研究及裁判策略应对——以锅炉公司清算案为研究视角[J]
.法律适用,2019,0(20):3-12.
被引量:1
3
崔萧月.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探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2):242-243.
被引量:1
4
李青武.
试论美国提升公司信用水平的法律对策[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0(z1):21-26.
被引量:2
5
杨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跨国公司责任问题上的运用[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2):57-58.
被引量:2
6
张小溪.
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具体适用的思考[J]
.河北学刊,2007,27(4):179-181.
被引量:4
7
陶苏.
论我国的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6(18):30-31.
8
朱娟.
直索责任性质迷局及其破解[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0(4):85-92.
被引量:1
9
石少侠,王福友.
论公司职工参与权[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3):37-44.
被引量:31
10
任尔昕.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中国之适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2):31-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
1
Robert W.Hamilton,Corporations,WestGroup.
2
朱慈蕴.实践中的公司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周步巍.
浅谈“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及其适用范围[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9):61-62.
被引量:1
4
余荣子.
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7):77-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昆.
浅析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56-5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霍丽惠,张岱.
我国能源法起草中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
.商,2014,0(32):217-217.
2
丁丽娟.
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研究[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7):155-155.
3
徐军.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
.现代国企研究,2017(10).
被引量:1
4
霍永泉,李鸿飞.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7X):337-337.
1
蔡平,缴洁.
论我国新《公司法》的缺陷——以内生性法律理论为视角[J]
.知识经济(康健),2007(11):20-21.
2
杨玲梅.
公共秩序保留的限制性适用及我国应有的对策[J]
.政治与法律,2009(8):124-130.
被引量:2
3
尹卫国.
"信用破产"惩治无赖企业[J]
.观察与思考,2005(3).
4
傅穹.
路径依赖与最低资本额安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92-95.
被引量:29
5
建设信用社会政府责无旁贷[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5(3):31-31.
6
张旸.
耳闻目濡 见微知著——赴美归来话感受(三)[J]
.人大建设,2002(6):26-27.
7
何立东.
信用社会计私自出借公款一万余元,是否构成贪污罪?[J]
.法学,1982(11):47-48.
8
高洪涛.
政府信用:构建信用社会的保障[J]
.决策探索,2002(11):8-9.
被引量:3
9
魏世军.
“黑名单”与我国信用社会的构建[J]
.行政与法制,2003(1):45-45.
10
冯昊青,荣石泉.
论政府信用的价值及建设对策[J]
.云梦学刊,2005,26(2):57-59.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