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4,共4页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二级参考文献6
-
1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新华文摘,2002,(3):52-55.
-
2刘永红,蔡根女,江占民.三化联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1,22(5):39-42. 被引量:23
-
3杜鹰.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9):4-9. 被引量:47
-
4邵来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1(11):20-21. 被引量:17
-
5彭连清.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1(12):9-11. 被引量:13
-
6罗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5-9.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8
-
1姚晓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及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4(4):114-116. 被引量:12
-
2潘晓伟.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远之计[J].甘肃农业,2005(4):23-24. 被引量:10
-
3高玉柱.试论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3):45-48. 被引量:2
-
4曹丽杰,高文海,孔庆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4X):286-287.
-
5由园园.我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其调整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5):59-62.
-
6孙淑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4):74-76. 被引量:2
-
7李德久.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及市场失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24-2726.
-
8张永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府责任探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106-111. 被引量:1
-
1刘荣良,贾天杰,于吉成.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要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5):33-34. 被引量:2
-
2莱笙.小企业资本运作的途径扫描[J].投资与营销,2005(12):11-12.
-
3中央财政今年补助阳光工程六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J].经济管理文摘,2006(10):9-9.
-
4何定锋.浅析财务会计与产权改革的结合[J].财政监督,2005(1):55-56.
-
5马立秀.农牧企业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J].青年文学家,2009,0(15):70-70.
-
6姜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05,21(3):19-24. 被引量:5
-
7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J].经济学家,2005(4):55-60. 被引量:88
-
8于冰.林业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J].森林工程,2001,17(1):30-31.
-
9中央财政2006年补助阳光工程6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J].中国农业信息,2006,18(6):21-21.
-
10王淼源.关于我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简要分析[J].三角洲,2014(4):1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