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研究 被引量:5

RESEARCH ON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S IN UPPER TRIASSIC IN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有其特有的分布规律,目前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归纳起来有4种欠压实作用、生烃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脱水增压作用、构造抬升作用。不可否认,上述引起上三叠统地层增压的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客观存在,但这几种成因机制难以确切地解释这种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有些方面还存在矛盾。文章通过对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的沉积、成岩作用及构造断裂活动的分析,认为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异常高压的这种分布特征是由两种主要的地质作用所控制一种是中侏罗世沙溪庙组的快速堆积作用;另一种是断裂构造活动的释压作用。即地层高压区是由沙溪庙组最大沉积厚度分布区(坳陷区)和断裂构造欠发育区联合控制。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s in Upper Triassic is very distinctive in We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At present,the genetic mechanisms of the abnormal high pressures in Upper Triassic in the basin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undercompaction,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essurization, clay mineral dewatering pressurization and structure lifting. Certainly, above mentioned pressurizations in Upper Triassic have objectively existed in some local limits, but it was difficult to interpret exactly the...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5-48,8-9,共6页 Natural Gas Industry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前陆盆地 异常高压 分布特征 成因 研究 Sichuan West Foreland basin Abnormal high pressure Distribution Feature Genetic mechan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徐国盛,刘中平.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地层古压力形成与演化的数值模拟[J].石油实验地质,1996,18(1):117-126. 被引量:24
  • 2徐国盛.川西上三叠统地层压力演化中的早期“欠压实”作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年报(1993-1994)[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9-195.
  • 3杨家琦 秦成明 等.龙门山前缘上三叠统主要含气层油气运聚与保存条件研究[M].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1990..
  • 4韩应钧.龙门山前缘构造含油气研究报告[M].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1990..
  • 5韩应钧,1990年
  • 6杨家琦,1990年
  • 7徐国盛,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年报(1993~1994),1994年,189页
  • 8韩应钧,龙门山前缘构造含油气研究报告,1990年
  • 9杨家琦,龙门山前缘上三叠统主要含气层油气运聚与保存条件研究,1990年
  • 10Grauls D Overpressures. Causal mechanisms, conventional and hydromechanical approaches. 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ogy- Rev. IFP, 1999;54(6):667-678

共引文献59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