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定性之检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立足现行刑法 ,在分析有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指出 ,对于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双重定性 ,有悖于刑法的基本原理 ,应予以澄清 ,进而认为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行为只能作为该罪的基本犯罪的加重量刑情节 。
作者
张建新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S1期85-86,共2页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
量刑情节
定罪情节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林亚刚.
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兼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规定[J]
.法学家,2001(3):81-87.
被引量:40
2
张波.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定性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5):30-34.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晓龙,李立众.
试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J]
.法学,1999(8):34-38.
被引量:20
2
黄祥青.
浅析新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J]
.政治与法律,1998(4):60-62.
被引量:34
3
张波.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定性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5):30-34.
被引量:28
4
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A].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卷[C].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5
侯国云.《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194页
6
拙著.《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章第1节
7
[台]郭君勋.《案例刑法总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495页
8
[日]西田典之.《过失的共犯》[J].法学教室(有斐闻(日文版)),1992,(2).
9
刘明祥等撰稿,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10
张兆松.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J]
.人民检察,1999,0(5):18-21.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65
1
任彬彬.
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分析——基于比例原则和平等原则的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S02):48-51.
2
叶远鹏,叶远峰.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1):42-45.
3
李朝晖.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95-99.
被引量:11
4
潘永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立法刍议[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7-119.
被引量:9
5
姚兵.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4):34-37.
被引量:3
6
杨阿荣.
交通肇事罪之逃逸行为认定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S1):22-24.
被引量:2
7
殷磊.
论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4):87-93.
被引量:2
8
高铭暄,赵秉志,许成磊.
2001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32-40.
9
楼伯坤.
刑法第133条规定与加重犯理论之冲突[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5):36-41.
被引量:2
10
侯国云.
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J]
.政治与法律,2003(1):50-54.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4
1
潘永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立法刍议[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7-119.
被引量:9
2
姚兵.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4):34-37.
被引量:3
3
关晶.
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实质和范围[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46-50.
被引量:3
4
刘淑莲.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作为性质[J]
.法学杂志,2005,26(2):53-55.
被引量:20
5
黄河.
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罪名化[J]
.政治与法律,2005(4):119-124.
被引量:14
6
彭卫东.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21-24.
被引量:6
7
[9]杨春洗.刑事法学大辞书[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98.
8
[18]付立庆."见危不救"的合理应答[N].检察日报,2003-02-17.
9
欧居尚.
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犯罪[J]
.公安大学学报,2001,17(2):37-38.
被引量:20
10
林亚刚.
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兼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规定[J]
.法学家,2001(3):81-87.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2
1
李朝晖.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95-99.
被引量:11
2
詹国文.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思路[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4):18-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莫洪宪,曾彦.
论交通肇事犯罪人的特点及刑事责任[J]
.北方法学,2009,3(3):63-68.
被引量:3
2
李福芹.
我国交通犯罪的现状及刑事对策探讨[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4):79-84.
被引量:2
3
潘星丞.
交通肇事故意论——以波普尔“试错法”为分析范式[J]
.法学论坛,2010,25(4):117-123.
被引量:3
4
荆培才.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独立定罪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5):29-32.
5
王红兵.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90-93.
被引量:6
6
杨宁宁.
论“交通肇事罪事后逃逸”罪名化[J]
.魅力中国,2014(12):322-323.
7
李会彬.
“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独立性解读[J]
.政治与法律,2014(8):113-123.
被引量:12
8
蒋晓曼.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85-87.
9
白天骄.
交通肇事犯罪案件若干问题探析[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2X):159-159.
10
徐赛楠.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分析[J]
.法制博览,2019(3):278-278.
1
夏梅花.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研究[J]
.市场周刊,2011,24(10):92-93.
2
邵剑波.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探析[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0):24-24.
3
陈文聪.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立法建议[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6):64-65.
4
孟繁江.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单独立罪构想[J]
.哲理(论坛版),2010(3):49-50.
5
张媛,蒋志如.
风险社会下的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之认定——以尤某交通肇事罪一案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9):137-138.
6
张婧仪.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的认定[J]
.人民司法,2007(04S):73-75.
被引量:3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