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与原作的对立统一
出处
《俄罗斯文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6,共4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参考文献5
-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80
-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24(1):21-26. 被引量:1459
-
3杨仕章.文化因素传译的基本原则[J].中国俄语教学,2002,21(3):42-46. 被引量:4
-
4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15-21. 被引量:87
-
5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23(1):40-44. 被引量:951
二级参考文献31
-
1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2001,24(4):61-69. 被引量:110
-
2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J].哲学研究,1998(2):22-28. 被引量:87
-
3舒奇志,杨华.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115-118. 被引量:26
-
4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3):6-10. 被引量:77
-
5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1992,15(1):32-39. 被引量:110
-
6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34-38. 被引量:165
-
7许钧.试论译作与原作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15-21. 被引量:87
-
8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22(4):2-5. 被引量:145
-
9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22(5):43-48. 被引量:122
-
10.林纾的翻译[A].钱钟书.七缀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2882
-
1戴若愚,戚奕萱.译者主体性中“为我”“能动”和“受动”的辩证关系——以翟理斯英译本《前赤壁赋》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1):304-314.
-
2古文菲.试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1):416-429. 被引量:2
-
3魏韵玲,姚艳萍,丁婕.《利维坦》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与文化选择——以陆道夫、黎思复译本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9,0(5):63-70. 被引量:1
-
4景治强,祁玲.《水浒传》英雄人物绰号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基于认知翻译学与文化翻译学理论的分析[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30-240.
-
5何丹.国内四种《离骚》英译本中核心概念“灵”的英译对比分析[J].语言与翻译,2022(2):47-53.
-
6李皓天,易连英.《三体3:死神永生》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7):35-37. 被引量:1
-
7励唯璐,张琬怡.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蒹葭》两英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21):6-8. 被引量:3
-
8邓高峰.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翻译伦理的视角[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9):3-6.
-
9刘静.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以《鹿鼎记》英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3-4.
-
10李小歌.《民国日报·觉悟》的诗歌翻译[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1):285-299.
-
1曹道静.专业术语移用的修辞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1(08S):54-54.
-
2易保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新闻意识形态意义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123-127. 被引量:1
-
3刘慧青.浅谈跨文化翻译[J].雪莲,2010(4):118-120.
-
4陆彩珠.浅谈英汉词汇比较——注意英汉语言中的“真假朋友”现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1-92.
-
5袁成.外语听力技巧训练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1981,2(1):1-8.
-
6王桂兰.浅谈大学英语中英译汉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1):80-84. 被引量:1
-
7金荣福.汉朝翻译技巧浅谈(1)[J].汉语学习,1980(1):44-48.
-
8王国桥.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42-44. 被引量:4
-
9冯华.语用移情与英汉互译[J].新课程学习(中),2010(9):127-127.
-
10成晓光.双重代码理论与英文阅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15-18. 被引量: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