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陶弘景首次将大黄誉为“将军”,喻其作用之峻烈,后代本草及目前中药学著作亦将大黄列为攻下药之首。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大黄的临床运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1 临床运用 南京中医学院1960年报道了大黄可清血分之热、解血分之毒,为降低血内氮质潴留之良药[1]。随后各地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哈尔滨医科大学[2]用生大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口服、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7例,2/3的患者其症状及各种检查指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毕氏[3]以大黄、槐花、崩大碗各30g,便血者加地榆30g,煎液200mL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35例,显效5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死亡12例,总有效率为54.3%。赵氏[4]以大黄、芒硝冲服,治疗肾功能衰竭10例,均获良效。时氏等[5]以大黄灌肠治疗慢性肾衰12例,其中5例血尿素氮下降,7例尿毒症终末期患者血尿素氮均有所上升。有人运用大黄粉、蒲公英、生牡蛎煎汤高位灌肠,治疗2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结果血肌酐在10mg%以内者效果较好,而大于lOmg%者疗效则较差。 根据中医学“上病下治”、“釜底抽薪”的治疗经验,采用生大黄泡茶...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