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被引量:1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81,共5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参考文献1
-
1(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胡继华.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同被引文献11
-
1白刚.马克思批判的辩证法的时代回响——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6(6):27-32. 被引量:1
-
2王凤才.霍耐特与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J].现代哲学,2007(3):49-54. 被引量:17
-
3李和佳,高兆明.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演进:从福柯、哈贝马斯到霍耐特[J].哲学研究,2008(5):33-39. 被引量:17
-
4吴友军.社会历史反思性的批判活动--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旨与奠基特点[J].学习与探索,2008(3):35-37. 被引量:3
-
5陈波.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批判理论范式转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7-63. 被引量:2
-
6陈蓓洁.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及其存在论基础[J].河北学刊,2008,28(5):22-25. 被引量:3
-
7马俊领,刘卓红.论霍克海默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启蒙批判早期进路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42-45. 被引量:8
-
8丰子义,郗戈.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J].学习与探索,2009(2):1-5. 被引量:9
-
9张云龙.理性的批判与重建——从普遍语用学的角度[J].浙江社会科学,2009(8):67-73. 被引量:3
-
10仰海峰.否定的辩证法与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解读[J].学习与探索,2010(2):17-23. 被引量:7
-
1卢旭东,丁伟.建设“三型政党”的“双重”逻辑[J].理论月刊,2014(2):15-18. 被引量:1
-
2卢旭东.论“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双重”逻辑[J].桂海论丛,2013,29(6):80-84. 被引量:1
-
3祝小茗,王敬泽.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的双重逻辑——“一国两制”的时代论域与哲学意涵[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3,26(4):26-29.
-
4岳复兴.辩证地分析干部政绩[J].发展论坛,1998(6):8-9.
-
5韩景云,徐金和.如何考察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J].领导科学,2009(2):40-41. 被引量:1
-
6O.A.哈卓娃,傅长禄.资本主义国家的离婚法[J].国外法学,1980(5):59-62.
-
7祝小茗.扣紧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的双重逻辑:论党的十八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13,15(5):36-39.
-
8马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折点——评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1):23-28. 被引量:3
-
9林琳.论南斯拉夫实践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逻辑[J].学术交流,2016(6):24-29.
-
10卢旭东.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双重”逻辑[J].理论建设,2013,29(5):5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