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评“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史终结论”
被引量:3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9-31,共3页
Art Magazine
同被引文献56
-
1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72
-
2朱国华.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可能[J].文艺争鸣,1999(4):41-48. 被引量:14
-
3毛峰.论文学的死亡[J].文艺评论,1994(6):20-27. 被引量:1
-
4陈志华.文学的悖论性生存——试析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69-71. 被引量:1
-
5罗宏.“文学终结”论的中国解读[J].学术研究,2004(10):120-123. 被引量:7
-
6曹桂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一次系统梳理[J].美术,2004(11):60-71. 被引量:11
-
7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4):28-31. 被引量:9
-
8苏琪.艺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4):79-82. 被引量:2
-
9周计武.现代性语境中的“艺术的终结”——黑格尔的诊断[J].文艺理论研究,2004(6):39-47. 被引量:8
-
10刁杰.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77-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李维娜.庄子与大地艺术的自然美学观[J].美术文献,2022(12):30-32.
-
2陈文庆.大地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比较研究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5):62-65. 被引量:1
-
3沙家强.记忆危机:“艺术终结”的一种预兆——兼论文学记忆研究的现实必要性[J].社会科学,2009(10):170-175. 被引量:3
-
4宋伟,张晓飞.理论范式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美学——近年来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41-47. 被引量:1
-
5郭全照.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J].艺苑,2011(5):64-67.
-
6万宜伟.关注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艺术实践者[J].艺术教育,2014(2):32-33.
-
7高雪洁.“艺术终结论”的多维阐释及理论去向[J].文艺评论,2015(3):22-26. 被引量:2
-
8黄颖.艺术语言的“爆破”与艺术终结论[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3):25-25.
-
9刘静.浅析大地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比较[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9):34-34.
-
10莫翔麟.地景雕塑在环境中的意义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6,0(4):53-54.
-
1李磊.中国动漫:“病树”前头万木春[J].中外企业家,2005(7):118-120.
-
2罗青.西方艺术为什么会终结?[J].美术研究,2005(3):32-32. 被引量:6
-
3林旭.浅析当代中国油画的存在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44-44. 被引量:1
-
4刘悦笛.艺术的飞跃发展对艺术终结论的终结[J].艺术生活,2009(1):61-62.
-
5罗青.西方艺术为什么会终结[J].上海艺术家,2008(3):8-15.
-
6翟玉清.“艺术终结论”问题的探究--从黑格尔到现代[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12):47-49.
-
7丁恩昌.啄木鸟挖蛀虫[J].词刊,2013,0(8):25-25.
-
8霍奇.戏曲艺术中的装饰[J].东方艺术,2005(14):48-50.
-
9李刚.中国样板[J].美术向导,2005(3):32-33.
-
10孙作范.浅谈卡通艺术在商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其商业价值[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4(3):18-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