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员、商品、货物、劳务的跨国流动使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巩固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
卢新华
机构地区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列部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1,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文汇报,2007.10.16.
2
[2]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1-19/content-2478936.htm.
共引文献
41
1
张丹,薛宝林.
把握时代特征 构建和谐校园[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2.
被引量:1
2
杨宏雨.
民主与社会主义[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34-38.
3
易新涛.
基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29-31.
被引量:2
4
杨春娟.
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几点认识[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77-79.
被引量:1
5
纪淑云,韩振峰.
略论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作用[J]
.社科纵横,2008,23(12):5-6.
6
黄明哲.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增进党内和谐[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6):1-6.
7
吴鹏森.
从“纠偏论”、“补缺论”到“本质论”——和谐社会理论的内涵拓展与科学定位[J]
.探索与争鸣,2007(11):12-16.
8
徐道稳.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
.探索与争鸣,2007(11):37-38.
被引量:9
9
王浩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大理论创新[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15(4):61-65.
被引量:1
10
金姗姗,卢福营.
村民自治: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56-6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
1
汤勤.
孔子礼学探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2):130-134.
被引量:15
2
苏寄宛.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思考及比较[J]
.思想教育研究,2003(5):27-29.
被引量:5
3
《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4
《资治通鉴·后周纪》.
5
《朱子语类·卷十三》.
6
王沪宁,王梦奎,王维澄,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8,57.
7
.《论语·学而》[M].,..
8
.《韩非子·忠孝》[M].,..
9
牛京辉.《“忠”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内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2):28-33.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
6
1
胡良人,江华.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5):57-58.
被引量:2
2
艾慧.
传统“礼”的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爱国精神教育的传承与嬗变[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6):100-101.
被引量:3
3
常晓宇.
“忠”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爱国精神教育的传承与嬗变简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162-163.
4
王春玲.
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J]
.教育与职业,2012(17):46-47.
被引量:4
5
崔莉.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2):242-245.
被引量:5
6
骆仲楠.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111-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孙慧卿.
浅谈大学生理性爱国理念与使命感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6):49-50.
被引量:2
2
周红燕,王乐生.
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12):49-50.
3
兰岚.
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
.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0):1431-1434.
被引量:8
4
黄莉.
大学生创业受挫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
.广西教育,2015,0(3):10-11.
被引量:2
5
孙东山.
浅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才智,2012,0(29):144-144.
6
张建荣,毛娅楠.
近年来民族地区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述评[J]
.保山学院学报,2018,37(3):1-7.
被引量:2
7
铁文英.
精神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19,24(3):87-90.
被引量:1
8
王中华,贾颖.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脉络及其趋势——基于CNKI2009-2019年CSSCI源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西藏教育,2020(2):44-49.
9
许丁晨,施建香,向腾树.
高等体育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探论——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20,0(8):114-117.
10
谢文曼.
家国情怀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21(12):52-53.
被引量:1
1
吴建明.
浅谈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4):24-25.
2
刘亚敏.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动向[J]
.教育科学文摘,2010,29(4):71-73.
3
朱效梅.
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9-12.
被引量:1
4
彭珂珊.
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J]
.科学新闻,2008(9):32-33.
被引量:1
5
吕吉尔.
科学家应该跨国流动[J]
.世界科学,2007(12):39-39.
6
张健如.
论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6):35-38.
被引量:2
7
王玥.
基于SWOT分析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202-203.
被引量:2
8
乌云其其格.
国际学生流动新趋势[J]
.中国人才,2014(23):58-59.
9
张岸.
洪堡论国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7):12-17.
被引量:1
10
岳芸,马万华.
首都高校学科国际化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学生视角[J]
.学术论坛,2014,37(3):141-146.
被引量:1
教育探索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