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成的个人:90年代文学话语之我见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4,共7页
参考文献10
-
1王家平.“文革”时期流放者诗歌简论[J].文艺争鸣,2000(6):4-11. 被引量:7
-
2张柠.文学的隐秘敌人[J].作家,2000(9):8-9. 被引量:2
-
3于坚.历史决定论的阴影[J].作家,2000(8):70-72. 被引量:1
-
4陈染.声声断断[J].作家,2000(6):5-47. 被引量:3
-
5谢有顺.诗歌在前进[J].山花,2000(4):76-81. 被引量:7
-
6谢有顺.谁在伤害真正的诗歌?[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0(7):69-73. 被引量:4
-
7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10):41-47. 被引量:59
-
8唐晓渡.九十年代先锋诗的几个问题[J].山花,1998(8):79-85. 被引量:24
-
9王家新.群岛的对话[J].天涯,1998,0(1):145-147. 被引量:5
-
10王家新.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关于当代诗学[J]诗探索,1996(01).
二级参考文献18
-
1曾卓.《在学习写诗的道路上》.见《曾卓文集》第1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418页.
-
2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穆旦作品卷).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223-224页.
-
3黄翔.《留在星球上的札记》(写于1968--1969年的诗论),见《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462页.第481—482页.
-
4曾卓.《生命炼狱边的小花》.见《曾卓文集》第1卷.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380页.
-
5《公木诗选·后记》,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
6《黄翔作品集》(打印稿).第30页.
-
7《蔡其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93页.
-
8臧克家.《四亿年前“海百合”》.见《臧克家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第2版.第327页.
-
9蓝棣之编.《何其芳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84页.
-
10《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第1版.第301页.
共引文献103
-
1张春燕.空间焦虑与90年代文学的话语建构[J].创作评谭,2020,0(1):34-37. 被引量:1
-
2刘文菊.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如何走出自身的沼泽地[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5):49-51. 被引量:1
-
3袁甲.50~70年代中体十四行诗创作特征研究[J].长城,2012(6):84-85.
-
4钱文亮.1990年代诗歌中的叙事性问题[J].文艺争鸣,2002(6):14-17. 被引量:16
-
5黄书泉.王小波的道路──兼论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的存在方式[J].小说评论,1998(6):35-42. 被引量:3
-
6黄发有.想像的代价——20世纪中国自由写作论纲(上)[J].文艺评论,2001(5):25-35. 被引量:2
-
7刘蓓.韩东的文化心态及其小说创作[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8(4):19-21. 被引量:1
-
8秦弓.关于当前的鲁迅评价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2):20-26.
-
9邢晓飞.现代性动力下的现代诗歌[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50-55.
-
10李钧.“乡愁”:“民间写作”刍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4):60-64.
-
1崔艳杰.对嘉莉妹妹两次转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12):88-89. 被引量:1
-
2畅广元.《小鲍庄》心理谈[J].当代作家评论,1986(1):9-15. 被引量:10
-
3吕娟,刘芬.日本の‘集团主义’につぃて[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5):176-176.
-
4情感吧[J].女人世界,2006(8):74-75.
-
5中村文则,姜楠.日本文学的现状[J].作家,2007,0(2):30-31. 被引量:1
-
6张学昕,闫海田.你的天空为什么总是如此澄澈——2016年短篇小说阅读札记[J].作家,2017(2):101-107.
-
7邓晶华.故事性电子游戏与传统文学的互文性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132-136.
-
8董馨.审美理解:文学本体论[J].学术研究,1998(1):71-74.
-
9魏爱娟.“转化”的障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2):42-44.
-
10谢丽.溢出集体话语的个人话语表达——对解放区小说的一种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37-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