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稻豆”优质高效新农作制的推广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S1期33-36,共4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
1张如祖,姚振火,顾新华.二元农作制向三元农作制转换势在必行——略论饲料资源开发途径与对策[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1(1):55-57. 被引量:1
-
2李炜,来永才,肖佳雷,李琬,夏天舒,毕影东.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农作制度现状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5):26-29.
-
3余舞蛟,刘元良,王冲勇,杨建斌.优化种植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J].作物研究,2000,14(2):44-45.
-
4稻麦周年高参产高效生产技术[J].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2(12):51-51.
-
5刘巽浩.农作制与中国农作制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5):11-15. 被引量:19
-
6冯志波,黄娟,宁堂原,周勋波.山东省农作制农业资源发展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515-3517.
-
7李炜,来永才,肖佳雷,李琬,夏天舒,毕影东.黑龙江省山地地区农作制度现状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39-42. 被引量:1
-
8刘岩,宁堂原,周勋波.山东省农作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99-19701. 被引量:2
-
9吴大付,任秀娟,马艳红,宋晓宇.黄淮海平原农作制的分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47-1749.
-
10程凯凯,李超,汪柯,肖小平.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的问题与发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6(2):107-110.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