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技术现状综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类型与特征和目前采用的各种开采方法与提取工艺,并重点 阐述了用原地溶浸法开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析机理和开采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
作者
赵靖
汤洵忠
吴超
机构地区
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新疆有色金属》
2001年第3期17-20,24,共5页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原地溶浸
分类号
TD865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参考文献
5
1
李先柏.
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原地浸出原理及方法探讨[J]
.湖南有色金属,1993,9(3):157-161.
被引量:4
2
汤洵忠,李茂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法[J]
.矿业研究与开发,1997,17(2):1-4.
被引量:61
3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叶祥金.
用原地浸析法回收离子型稀土露采残矿[J]
.矿冶工程,1998,18(4):11-13.
被引量:5
4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原地浸析采矿中的水封闭工艺原理及其应用[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3):225-229.
被引量:8
5
刘振芳 范琼嘉.液膜法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提取稀土[J].稀土,1988,(2):3-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汤洵忠,湖南有色金属,1998年,14卷,6期,1页
2
汤洵忠,李茂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法[J]
.矿业研究与开发,1997,17(2):1-4.
被引量:61
3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的再吸附问题及对策[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29(6):523-526.
被引量:25
4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离子型稀土矿分类之浅见[J]
.湖南有色金属,1998,14(6):1-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8
1
潘伟,谢菻.
离子型稀土矿的数字矿山建设初探[J]
.金属矿山,2009,38(S1):581-583.
2
田君,尹敬群,欧阳克氙,池汝安.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工艺绿色化学内涵与发展[J]
.稀土,2006,27(1):70-72.
被引量:50
3
王瑜玲,刘少峰,李婧,王平.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稀土矿开采状况及地质灾害调查研究[J]
.江西有色金属,2006,20(1):10-14.
被引量:22
4
王伟生,王嵩龄,贾江涛,张兆兵.
我国现行主要稀土矿分解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J]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4):385-390.
被引量:20
5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的再吸附问题及对策[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29(6):523-526.
被引量:25
6
李永绣,张玲,周新木.
南方离子型稀土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性开采模式[J]
.稀土,2010,31(2):80-85.
被引量:116
7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开发的科技进步[J]
.矿冶工程,1999,19(2):14-16.
被引量:29
8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室内模拟试验研究[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2):133-136.
被引量:22
9
汤洵忠,李茂楠,杨殿.
原地浸析采矿中的水封闭工艺原理及其应用[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3):225-229.
被引量:8
10
伍红强,尹艳芬,方夕辉.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开采及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0,1(6):73-76.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85
1
张航,仲波,洪友堂,万华伟,柳钦火.
近20多年来赣州地区稀土矿区遥感动态监测[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5,30(2):376-382.
被引量:19
2
陈志澄,庄文明,俞受鋆.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中稀土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的新认识[J]
.地球科学进展,1993,8(1):47-48.
被引量:13
3
李苗苗,吴炳方,颜长珍,周为峰.
密云水库上游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
.资源科学,2004,26(4):153-159.
被引量:604
4
罗家珂.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的进展[J]
.国外金属矿选矿,1993,30(12):19-28.
被引量:5
5
池汝安,李秀芬,徐景明,何培炯,朱永(火睿).
碳酸氢铵用于含铝溶液中分离稀土的理论分析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1993(4):39-42.
被引量:6
6
喻庆华,李先柏.
晶型碳酸稀土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稀土学报,1993,11(2):171-173.
被引量:36
7
池汝安,王淀佐.
量子化学计算粘土矿物的吸附性能和富集稀土的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1993,11(3):199-203.
被引量:14
8
林传仙,郑作平.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J]
.地球化学,1994,23(2):189-198.
被引量:36
9
林道志.
萃取技术在稀土分离科学中的应用及前景[J]
.化工进展,1994,13(5):6-11.
被引量:3
10
黄小卫,龙志奇,李红卫,应娓娟,张国成,薛向欣.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Hydrometallurgy Technology in China[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5,23(1):1-4.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6
1
伍红强,尹艳芬,方夕辉.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开采及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0,1(6):73-76.
被引量:36
2
周晓文,温德新,罗仙平.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6):81-85.
被引量:41
3
廖振楠,何文,刘洪兴,王晓军.
龙南离子型稀土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估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5(4):106-111.
被引量:10
4
陈斌,祝怡斌,翟文龙.
某离子型稀土矿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67(2):63-66.
被引量:10
5
熊恬苇,江丰,齐述华.
赣南6县稀土矿区分布及其植被恢复的遥感动态监测[J]
.中国水土保持,2018(1):40-44.
被引量:11
6
周英杰,刘琼,金涛,王海庆,刘小杨.
南方五省在采稀土矿区遥感监测研究[J]
.矿产勘查,2019,10(2):383-3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邱廷省,伍红强,方夕辉,李晓波.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提取除杂技术现状及进展[J]
.稀土,2012,33(4):81-85.
被引量:32
2
池汝安,田君,罗仙平,徐志高,何正艳.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基础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4):1-13.
被引量:167
3
邱廷省,伍红强,方夕辉.
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优化与分析[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4):43-47.
被引量:16
4
田君,唐学昆,尹敬群,罗仙平.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过程中基础理论研究现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4):48-52.
被引量:26
5
罗仙平,钱有军,梁长利.
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液中提取稀土的技术现状与展望[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5):50-53.
被引量:47
6
刘徽平.
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简论[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5):101-104.
被引量:11
7
周晓文,温德新,罗仙平.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6):81-85.
被引量:41
8
罗嗣海,黄群群,王观石,胡世丽,洪本根.
离子型稀土浸矿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5(2):95-99.
被引量:32
9
邹国良,吴一丁,蔡嗣经.
离子型稀土矿浸取工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5(2):100-106.
被引量:47
10
罗仙平,翁存建,徐晶,马沛龙,唐学昆,池汝安.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
.金属矿山,2014,43(6):83-90.
被引量:59
1
赵靖,汤洵忠,吴超.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提取技术综述[J]
.云南冶金,2001,30(1):11-14.
被引量:26
2
郭良金.
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16):23-23.
被引量:2
3
杨维东.
探讨采矿方法的应用[J]
.祖国(建设版),2013,0(6):314-315.
4
兰自淦,段友桃.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生产中节省草酸用量的工艺[J]
.稀土,1990,11(1):61-64.
被引量:11
5
郑伟强,贺义,孙鹏.
原地浸矿采矿法在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应用中主要参数设定问题的研究[J]
.南方金属,2015(5):40-43.
被引量:2
6
赖兆添,姚渝州.
浅谈加强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J]
.稀土信息,2003,9(12):15-17.
被引量:2
7
陈隆玉,陈顺妹.
圣克鲁斯原地溶浸铜工程[J]
.世界采矿快报,1996,12(2):18-18.
8
栗万明.
我国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现状综述[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0):112-112.
被引量:1
9
陈远洋.
采矿方法应用的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3(4):140-140.
10
戴恩斌.
菱锰矿原地溶浸试验研究[J]
.中国锰业,2001,19(2):7-9.
被引量:8
新疆有色金属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