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79,共2页
同被引文献16
-
1周明.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J].人民文学,2008(1):108-112. 被引量:3
-
2陈景润.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J].中国科学,1973,(4):111-128.
-
3陈景润.1988.学习和研究生活回忆.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编.《中国科学家回忆录》(1).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4逢胜男.1998.《陈景润》.北京:台海出版社.
-
5黄书泉.让思想冲破牢笼[J].人民文学,1978,(4).
-
6罗生雄.2001.《一个真实的陈景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7孙书兹.又红又专的人[J].人民文学,1978,(4):10-10.
-
8徐迟.1981.《文艺与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9杨银禄.我见到的江青三次流眼泪[J].记忆,2008,(11).
-
10科学通报,1966,17(9).
-
1马重.中国应建双金融中心[J].瞭望,2005(25):40-41. 被引量:3
-
2马桂秋.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意义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J].东疆学刊,1998,15(4):95-96.
-
3叶晓.入世:媒体的五个当务之急[J].传媒,2001(12):14-14.
-
4傅利昌.浅谈网络编辑须具备的素质[J].中国地市报人,2010(9):24-25. 被引量:2
-
5袁玖根,邢若南.维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影响[J].传媒,2014(7):50-52. 被引量:1
-
6谢叔荣.强化图书市场营销意识[J].编辑学刊,2005(1):39-41. 被引量:4
-
7康荫.做人民的公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7,12(4):13-17.
-
8高钢.社会转型期呼唤解释性报道[J].采写编,2005(4):4-7. 被引量:1
-
9范广增.由宝贵的“8分钟”想到的[J].东北后备军,2009,0(9):46-46.
-
10靳书启.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4):12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