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同被引文献63
-
1郑又贤.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J].东南学术,2004(S1):38-41. 被引量:6
-
2王敦琴.毛泽东缘何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106-109. 被引量:13
-
3储伊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思想的比较[J].唯实,2001(8):111-114. 被引量:1
-
4陈留根.以发生学方法架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1):40-44. 被引量:7
-
5庄福龄.试论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J].党的文献,2000(5):59-63. 被引量:1
-
6吴长春.毛泽东关于“安定团结”与邓小平关于“稳定”思想之比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7(1):101-106. 被引量:2
-
7蔡文军.邓小平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3):11-14. 被引量:1
-
8龚育之.不尽长江滚滚来[J].党的文献,1999(2):16-20. 被引量:1
-
9郑德荣,刘世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比较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9,1(1):14-18. 被引量:2
-
10胡凯.两个基本纲领之比较[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3):99-10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周光迅,谢嘉梁.论近期国内邓小平执政思想的研究概况及建议[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2):4-7. 被引量:3
-
2马晓蓉.从党的指导思想的演进视角对毛泽东思想的再认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121-126. 被引量:2
-
3刁世存.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23-29. 被引量:5
-
4赵淑梅.新世纪以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趋向[J].长白学刊,2012(1):123-128. 被引量:1
-
5赵淑梅.十年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研究趋向[J].北京党史,2011(6):32-36. 被引量:3
-
6徐建飞.科学内涵与方法论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散点透视[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3(2):15-18.
-
7孔子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J].法制博览,2018(7):245-245.
-
8徐建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概念释义、关系澄明与方法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93-97. 被引量:1
-
9丁玉龙.浅谈利用全面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11):52-53.
-
1井建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J].求知,2008(12):30-32.
-
2徐军.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10(1):102-103.
-
3陈仁涛.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方位问题的准确把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4-37.
-
4王新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9(2):51-54.
-
5张炳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的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8,24(6):18-18. 被引量:2
-
6金顺尧.恩格斯反对马克思吗——驳西方学者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歪曲和攻击[J].探索与争鸣,1990(6):1-6.
-
7肖新发.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1):42-45.
-
8孟志国,梁占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81-84. 被引量:1
-
9张朝升.论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0,21(2):1-5.
-
10朱文显.斯大林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6):29-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