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构:取向与差异——论鲁迅与新儒家在现代价值观建构上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3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23,共10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共引文献6
-
1黄健.现代意义世界重建的乌托邦——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儒家发展困境之探讨[J].人文杂志,2005(5):39-43.
-
2黎正忠.对国外新教工作伦理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10):252-254. 被引量:1
-
3孙丰云,阚京华.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伦理的关联性及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4):115-119. 被引量:1
-
4张苏串,刘维奇.新教工作伦理跨文化的公度性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6):79-93. 被引量:1
-
5孙阳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视域下儒学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2):45-53. 被引量:1
-
6杨玲丽.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企业投资意愿[J].社会科学战线,2019(5):111-12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84
-
1张典.《虚无的边界——鲁迅〈野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1(3):70-71. 被引量:1
-
2沈庆利.黑暗时代的双刃剑——试论鲁迅的农民战争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1(6):24-31. 被引量:2
-
3朱寿桐.《呐喊》:叙事的变焦[J].鲁迅研究月刊,2001(6):32-37. 被引量:2
-
4张箭飞.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43-71. 被引量:8
-
5李福兴.《野草》的生命体验及哲学意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54-57. 被引量:2
-
6闵乐晓.现代意识的孤独与升跃——关于鲁迅《野草》的文化哲学报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61-65. 被引量:3
-
7黄健.面对当代文学思潮演变的沉思──读魏绍馨教授的《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四十年》[J].山东社会科学,1994(4):94-95. 被引量:2
-
8赵树勤.新文化精神的孤独的坚守者[J].鲁迅研究月刊,2002(6):9-14. 被引量:3
-
9黄川.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2(8):4-10. 被引量:2
-
10林华瑜.放逐之子的复仇之剑——从《铸剑》和《鲜血梅花》看两代先锋作家的艺术品格与主体精神[J].鲁迅研究月刊,2002(8):50-54. 被引量:14
-
1王英琦.价值重构五论[J].文学自由谈,2005(5):65-71. 被引量:1
-
2田欣欣.论电影《赵氏孤儿》价值观的建构及缺憾[J].电影文学,2015(3):45-47. 被引量:1
-
3黎山尧.论中国新文学的主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1):48-53.
-
4红儿.罂粟之恋[J].生活与健康,2012(8):44-46.
-
5叶延滨.恨也是学问[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2):58-58.
-
6郭珊宝.狄更斯小说的夸张[J].外国文学研究,1987,9(4):47-49. 被引量:5
-
7王宪伟.人文魅性和现当代小说的对话[J].作家,2014,0(07X):29-30.
-
8韩璐架.关键时刻不感情用事[J].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12(4):60-62.
-
9李灿.林语堂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人文精神[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05-108. 被引量:1
-
10林清玄.生命的化妆[J].雨花(青少刊)(逗号),201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