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海苏北人的力作──韩起澜《上海苏北人》评介
被引量:4
A Review on The People of North Jiangsu Province in Shanghai by Han Qilan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Historical Review
同被引文献70
-
1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2-10. 被引量:19
-
2付宗国.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16-18. 被引量:10
-
3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24-31. 被引量:121
-
4吴燕和,袁同凯.族群意识·认同·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47-51. 被引量:18
-
5朱政惠.从接受的角度研究史学——由“接受美学”引起的一个思考[J].社会科学,1986(11):60-63. 被引量:8
-
6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2):5-13. 被引量:273
-
7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94
-
8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J].欧洲研究,1996,17(6):4-15. 被引量:30
-
9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74
-
10付宗国.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行为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2,22(3):14-1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6
-
1张威.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J].世纪桥,2024(14):20-22.
-
2郝宏桂.农业现代化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443-13446. 被引量:2
-
3郝宏桂.区域特征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选择[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90-94. 被引量:7
-
4闻羽.从社会心理探析近代上海苏北人的污名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64-67. 被引量:3
-
5郝宏桂.江苏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目标与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3-6. 被引量:1
-
6李巨澜.张謇与苏北现代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767-772. 被引量:1
-
7赵赟.近代苏北沿海的“走脚田”与“农民农”研究[J].中国农史,2012,31(3):93-105. 被引量:5
-
8姜方炳.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5):50-57. 被引量:21
-
9金飞.江苏沿海地区科技创新的目标、路径及政策保障[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12-16. 被引量:3
-
10貟喜红.大众文化史学中的族群研究:以《苏北人在上海》为例[J].前沿,2013(4):158-160. 被引量:1
-
1邵建.1949以来上海苏北人歧视的消解[J].史林,2009(6):33-40.
-
2陈蓉.徐国灿一门五烈[J].铁军,2015(5):12-12.
-
3缪振华,殷克锦.阜宁儿女英勇抗战追记[J].大江南北,2015(12):16-17.
-
4阎小培,贾莉,李建平,翁计传.转型时期的中国大都市发展[J].人文地理,2000,15(2):7-14. 被引量:16
-
5刘潇,于风亮,王凯,唐嘉琪.在青岛,感受异域情调[J].青岛画报,2016,0(2):50-53.
-
6李万彦,王红艳.日本鬼子制造的“龙井事件”[J].兰台内外,1995(6):15-15.
-
7徐文涛,谢明.向“七大”献礼的阜宁攻坚战[J].党史纵横,2016,0(11):29-29.
-
8张媚玲.试析明代云南儒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J].思想战线,2008,34(B06):77-79. 被引量:3
-
9孙喆.清前期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清政府的封禁政策[J].清史研究,1998(2):41-50. 被引量:8
-
10何智亚.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J].今日重庆,2006(8):107-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