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Population &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23
-
1骆小济.高校外聘教职员工和谐管理探索[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26-28. 被引量:2
-
2惠爱玲.升格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激励[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88-2289. 被引量:1
-
3王建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8(2):45-49. 被引量:25
-
4曾庆良,邹继兴,张广文,赵迎春,王耀东.中专并入高校后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z1):160-163. 被引量:1
-
5鲍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5(6):53-54. 被引量:23
-
6刘祥,王光杰,张玉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J].职业时空,2005(12):26-27. 被引量:1
-
7汪亚明.“双元互补、竞相发展”走出高职师资建设困境[J].教育与职业,2005(36):58-59. 被引量:8
-
8张晶,夏金星.发展兼职教师 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6(1):71-72. 被引量:29
-
9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80-81. 被引量:158
-
10石兆.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时代经贸(下旬),2006(8):114-11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宿钦静.试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青年与社会,2013(6):153-153.
-
2宿钦静.公安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9-61. 被引量:1
-
3朱乃平,张青.高校教师岗位绩效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27-28. 被引量:2
-
4潘红.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教师教育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9):65-67. 被引量:5
-
5丁云华,张爱红.激励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策略[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6):88-92. 被引量:7
-
6潘红,刘月秀,张日新.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71-75. 被引量:7
-
7张光辉.高教新常态下大学教师职业的发展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147-149. 被引量:1
-
8肖波.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探索[J].科技资讯,2018,16(5):138-138. 被引量:3
-
9周欣,杨俊峰,许东黎.新技术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74-76.
-
10潘红,杨姗姗,赖元峰,林钻辉.基于需要五个层次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和措施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6X):5-6 11.
-
1郄艳丽,祖海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0S):29-30. 被引量:5
-
2段根良.高等学校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47-50. 被引量:2
-
3李胜利.高三学生五种典型心理现象[J].高中生(高考),2014(2):59-59.
-
4复旦大学辅导员忠于职守 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5).
-
5胡思辉.“编制外时代”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2):156-157. 被引量:2
-
6余祖陛.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初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5,13(1):61-66. 被引量:2
-
7曾卫明,肖瑶,安沛旺.基于胜任力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8):42-44. 被引量:11
-
8李肇元.论高等学校“自主型”管理模式[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1997,15(Z2):1-5.
-
9汤正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0(4):88-89. 被引量:10
-
10张秀莲.班主任工作的“三个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4):1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