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两国高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考作为一种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本文从科目设置和高考评价系统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高考制度做了比较分析后,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提出了我们应该在高中开设一些与大学紧密衔接的科目;在评价系统方面,应该建立多元的综合评价系统,要全方面、多角度的评价考生。
作者
陈杜鹃
黄晨
黄新祥
机构地区
海南师范大学
出处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3-64,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关键词
高考制度
评价系统
科目设置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姜传松.
高考制度的合法性、现实困境与出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7):21-24.
被引量:10
2
史丞芫,孙河川.
日本、韩国高考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43-45.
被引量:3
3
唐苏琼.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对策[J]
.教育评论,2007(6):74-76.
被引量:4
4
吴瑾.
浅谈日本高考制度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115-118.
被引量:4
5
文羽.
评日本高考制度的新改革[J]
.现代日本经济,1989(5):50-53.
被引量:1
6
张陵馨.
日本的高考制度[J]
.外国教育研究,1986(1):42-4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方勇.
日本的高考制度及其改革[J]
.新闻周刊,2004(23):26-27.
被引量:6
2
谢太光.
关于高考改革的新构想[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6):24-26.
被引量:3
3
赵春娟.
战后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J]
.天中学刊,2005,20(6):127-130.
被引量:6
4
黄兆信.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46-48.
被引量:33
5
朱永新.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难行[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6(03S):16-17.
被引量:1
6
程刚,华巍.
注重灵活性和选择性 日韩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现状[J]
.上海教育,2006(06A):42-43.
被引量:5
7
张林狮.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6(5):57-58.
被引量:8
8
吴良根.
借鉴日本考试制度 深化我国高考改革[J]
.江苏教育,2006(07A):38-39.
被引量:1
9
陈建平.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考制度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51-54.
被引量:6
10
郑若玲.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J]
.东南学术,2007(3):156-160.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6
1
张宁.
浅谈当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商情,2008(6):132-133.
被引量:3
2
金志远,李松林.
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借鉴与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8,21(2):70-72.
被引量:5
3
周彬.
论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缺失与提升[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17-21.
被引量:18
4
余雅风,劳凯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2009,30(2):13-20.
被引量:21
5
邵光华.
高考视阈中的高中新课改[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6):74-76.
被引量:2
6
汤绍春,黄贤通.
中日两国高考线性代数试题的对比研究[J]
.中学数学研究,2011(3):6-9.
7
董卉.
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
.中国考试,2011(3):48-53.
被引量:3
8
李勇,陈光德.
高考“平行志愿”对考生和高等院校的深层次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99-104.
被引量:2
9
李谦,李勇.
立足规范 分类指导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的健康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3(8):44-47.
被引量:4
10
张春雨,陈玺名.
现行各地异地高考政策比较与分析[J]
.教育观察,2015,4(14):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陈娟,黄宇红,高益民.
从社会流动的观点看中日高考竞争的形成[J]
.比较教育研究,1992(6):27-32.
被引量:1
2
吴计生.
中日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11):79-81.
被引量:4
3
刘海峰.
高考改革:中国高考向何处去?[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1-13.
被引量:42
4
马世晔.
中日大学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0(3):48-5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高田.
中日高考招生制度比较初探[J]
.考试周刊,2014(69):4-5.
1
李先勇.
必须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J]
.中国职工教育,1997,0(4):27-27.
2
薛宝嫦.
幼儿萌发式阅读环境的创设[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0(9):20-23.
被引量:1
3
时金芳.
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反思与建构[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1):69-73.
被引量:2
4
王晓红,费岭峰.
绿色评价:深度促进学生学习力发展——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的建构与实践[J]
.基础教育课程,2014(23):13-16.
被引量:1
5
刘先捍,周信.
两系三维复合评价模式初探[J]
.中小学管理,1997(9):5-7.
6
侯相琛,曹丽萍,孟祥海.
教学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方法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6-10.
7
汤沁.
高中教学质量智能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8(9):137-138.
8
伊虹静,张慧清.
中国高等民族院校网络排名的现状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15):285-285.
9
袁东敏.
湖南省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2015(3):22-29.
被引量:10
10
令狐大智,武新丽,李陶深.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改的几点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B06):212-214.
被引量:4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