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开放式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开始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文章利用熵、耗散结构理论对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分析,从本质上说明企业实行开放式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企业实行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
范海洲
唐德善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商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出处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0,共2页
Jiangsu Commercial Forum
关键词
熵
耗散结构
企业
开放式创新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范保群.
开放式创新——美国高技术公司创新管理新动向[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2007(5):72-74.
被引量:11
2
刘艳梅,姜振寰.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88-91.
被引量:77
3
任佩瑜,张莉,宋勇.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
.管理世界,2001,17(6):142-147.
被引量:30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梁枫英.
论管理系统中的熵值效应与调适[J]
.齐鲁学刊,1998(5):122-123.
被引量:9
2
曾月新.
熵概念的跨学科发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1):42-45.
被引量:20
3
杰里夫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
尼科里斯 罗久里(译).探索复杂性[M].四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5
尼科里斯 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6
宋华岭 王今.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管理工程学报,2000,19(1):15-15.
7
杨国政.
走近热力学 运用熵原理——对管理科学的思考[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4):35-38.
被引量:13
8
任佩瑜.
论管理效率中再造组织的战略决策[J]
.经济体制改革,1998(3):98-101.
被引量:52
9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
.自然杂志,1990,13(1):3-10.
被引量:1312
10
任佩瑜,宋勇,张莉.
论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与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45-49.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372
1
刘润泽.
刑事合规中企业主归责依据的教义学诠释——以管理过失为视角[J]
.刑法论丛,2022(2):78-105.
2
杨照,杨文彬.
耗散结构、管理熵与内部审计[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33-34.
被引量:1
3
张瑞超.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分析[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8(3):109-111.
被引量:3
4
徐浩,张振刚,赖聪聪,丁卓.
开源软件生产的网络化创新系统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3):900-903.
被引量:4
5
苏含秋,徐福缘.
传统企业向供需网(SDN)企业转变的熵理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414-416.
被引量:1
6
杨克磊,陶静.
基于职能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93-95.
被引量:1
7
敖世友.
基于管理熵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系统定量评价模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145-148.
被引量:6
8
庄倩,张萌.
从熵的角度看企业管理[J]
.管理观察,2008(15):78-79.
9
阮允慧.
制造冲突——将博弈论引入组织行为[J]
.管理观察,2008(23):221-222.
被引量:1
10
刘勤,曹丰,闫妍.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开放程度研究[J]
.管理观察,2008(Z1):334-335.
1
杨速炎.
“开放式创新”正在兴起[J]
.时代金融,2007(10):36-38.
2
孙韶馥,林莉.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以IBM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94-96.
被引量:4
3
刘清海.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研发管理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2010,29(7):48-49.
被引量:4
4
杨速炎.
正在兴起的“开放式创新”[J]
.中外企业文化,2007(11):64-65.
5
孙建伟,王俊涛.
供电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探索[J]
.山东工会论坛,2015,21(6):39-40.
被引量:1
6
技术创新的十大误区[J]
.地质装备,2008(2):42-44.
7
王越.
依靠技术创新转变微观经济增长方式[J]
.企业建设,1997(3):18-19.
8
马淑文.
我国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对策思考[J]
.经济纵横,2006(7S):53-55.
被引量:3
9
王圆圆,周明,袁泽沛.
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原则比较与案例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08,30(11):39-42.
被引量:20
10
李义平.
企业的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J]
.四川统一战线,2006,0(11):16-16.
江苏商论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