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鼠胃腺癌发生中血管新生的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研究大鼠胃腺癌发生中血管新生的情况,以 N-甲基-N^t-亚硝基-N^t-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于实验16、32周处死半数动物,处死前行活体心血管内墨汁灌注,进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6周腺胃发生不典型增生病变,32周发展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处微血管密度为60.5±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动物(42.3±8.1,P<0.01)。部分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区呈 VEGF 阳性反应。癌变区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 PCNA和微血管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1)。上述结果表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血管新生首先出现于不典型增生病变,与癌变关系密切;VEGF 可能参与癌前期病变的血管新生。
机构地区
出处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4期291-292,386,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田牛,微循环方法学(增订版),1993年
  • 2周磊,癌症,1991年,10卷,157页
  • 3周磊,湛江医学院学报,1991年,9卷,156页
  • 4周磊,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0年,4卷,148页
  • 5王严庆.肝肿瘤血管的结构特点[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7(04).
  • 6王严庆.肝肿瘤血管的结构特点[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7(04).
  • 7黄培根,沈淑静.胃癌间质血管反应与某些生长特性的探讨[J]癌症,1987(01).
  • 8曹毅,沈丽贤,俞翔耀.脉管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初步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1,7(2):85-8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