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大鼠胃腺癌发生中血管新生的情况,以 N-甲基-N^t-亚硝基-N^t-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于实验16、32周处死半数动物,处死前行活体心血管内墨汁灌注,进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6周腺胃发生不典型增生病变,32周发展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处微血管密度为60.5±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动物(42.3±8.1,P<0.01)。部分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区呈 VEGF 阳性反应。癌变区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 PCNA和微血管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1)。上述结果表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血管新生首先出现于不典型增生病变,与癌变关系密切;VEGF 可能参与癌前期病变的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