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日语浅谈(2) 日语汉字的今与昔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古代日本在经济、文化方面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据日本文献《古语拾遗》(807年)记载:“盖间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日本没有自己固有的文字。古代日本人最先接触到的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汉字文化,因此,当时的日本人便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原封不动地把汉字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712年)序文,《日本书记》(720年)等一些文献,就是使用标准的汉语写成的。日本人在吸取。消化汉字文化的过程中,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或草书,创造出了表记日语语音的文字——“假名”。即使这样,汉字作为“真名”在日语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日本现存最古的辞书《新选字镜》(898—901年)所收汉字约21300字(其中注“和训”的仅有约3000字),几乎与我国同时期使用的汉字字数相等。到了近代,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些日本文人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以汉字笔划繁多、不便学习记忆为由,曾提出过废除汉字的意想,但终因“如废除汉字等于断绝了日本传统文化”而未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文人又旧话重提,甚至个别人认为日本之所以战败,其原因之一是日本使用汉字。...
作者 陈伟
机构地区 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处 《日语知识》 2000年第6期20-21,共2页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