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答徐杲先生《“词的修辞义”=“修辞手法造词”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徐杲先生在《阅读与写作》(98.7.)发表了《“词的修辞义=“修辞手法造词”吗?——与谭永祥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前不久,徐杲先生还把《商榷》一文的原件寄给了我(意思显然是要求我作出回答),使我免去翻检之劳,十分感谢。现一一作答于下: 先从徐先生大作的标题说起。“词的修辞义”
作者
谭永祥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0年第11期24-24,共1页
Reading an Writing
关键词
修辞义
修辞手法
分类号
H15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辛德勒的名单”原件惊现悉尼[J]
.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09(7):4-4.
2
杨林成.
拈连格辨正——与谭永祥先生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97(5):34-36.
被引量:1
3
王浩强.
浅议消极修辞的客观存在[J]
.青年文学家,2012,0(16):142-142.
4
《阅读与写作》2005年总目录[J]
.阅读与写作,2005(12):44-48.
5
《阅读与写作》编辑委员会[J]
.阅读与写作,2006(8).
6
欢迎订阅2009年《阅读与写作》[J]
.阅读与写作,2008(11).
7
乔增芳.
大学预科语文教学改革新探索──谈《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两大难点[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S1):283-286.
被引量:2
8
《阅读与写作》编辑委员会[J]
.阅读与写作,2007(9).
9
周照明.
“前苏联”的提法有何不正确——与车之光先生商榷[J]
.阅读与写作,1997,0(9):23-24.
10
《阅读与写作》编辑委员会[J]
.阅读与写作,2006(1).
阅读与写作
200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