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4
-
1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J].历史研究,1997(5):19-36. 被引量:25
-
2何毅亭.五卅运动中的上海总商会[J].历史研究,1989(1):85-100. 被引量:9
-
3黃逸峰.五卅运动中的大資产阶級[J].历史研究,1965(3):11-24. 被引量:8
-
4李光一.段祺瑞“执政府”在五卅运动中的卖国外交[J].史学月刊,1957(4):18-25. 被引量:1
-
5孙彩霞.军阀与善后会议[J].近代史研究,1989(6):165-173. 被引量:4
-
6阎平.“五卅”运动和中共“左”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110-115. 被引量:3
-
7周利生.维经斯基与五卅运动[J].北京党史,2002(2):26-28. 被引量:1
-
8张卫东.一九二五年苏联推翻北京政府计划的提出及实施[J].北京党史研究,1998(1):31-35. 被引量:1
-
9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J].历史研究,2001(2):56-68. 被引量:21
-
10马敏.林霨著《从战争到民族主义:中国的转折点,1924—1925》[J].历史研究,2002(1):187-1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2
-
1徐涛.试析万国商团与五卅运动[J].史林,2021(1):34-45. 被引量:1
-
2贺梦楚.“位势”的迁移:上海总商会与收回会审公廨运动[J].近代中国,2021(2):135-148. 被引量:1
-
3徐畅,马建标.民族主义视野下的上海公共交通事业——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2(1):396-419.
-
4周石峰,金普森.京沪商人“罢市”问题论析(1927—1937)——一个民族主义视角的检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4(6):145-151. 被引量:1
-
5周石峰,金普森.南京十年时期津沪商人罢市之特征与成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1):47-54. 被引量:2
-
6洪振强.执政府与沪案交涉的失败[J].安徽史学,2006(2):81-86. 被引量:3
-
7冯筱才.名实·政治·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近代史研究,2006(4):134-145. 被引量:8
-
8谷小水.1926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收回交涉述评[J].历史档案,2007,20(2):97-102. 被引量:5
-
9王蓉霞.五卅运动期间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24-128. 被引量:1
-
10周石峰.“时代错误”抑或“国民先导”:五卅运动时期的马寅初[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61-66.
-
1张淑敏.论看守所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问题[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34):188-189.
-
2张卫东.一九二五年苏联推翻北京政府计划的提出及实施[J].北京党史研究,1998(1):31-35. 被引量:1
-
3王耀海.迁徙自由在中国的宪法脉象[J].人权,2016(2):34-48.
-
4李广法,张家来,焦德忠,王日丽.论冯玉祥的爱国主义思想[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2,0(4):14-17. 被引量:1
-
5在毛泽东思想的道路上胜利前进[J].煤炭工程,1966,18(Z1):23-24.
-
6刘卯.发动“首都革命”[J].北京党史研究,1992(1):71-71.
-
7史建霞.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始末[J].北京党史研究,1992(3):23-28.
-
8孙晓春.走向现代法治国家:当下中国的民主政治议程[J].山东社会科学,2014(2):27-33.
-
9季年.李大钊与“三·一八”斗争[J].北京党史研究,1989(5):28-33.
-
10金大陆.首都红卫兵南下兵团在上海武斗[J].世纪,2009(1):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