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65,共5页
Film Art
同被引文献25
-
1张真.废墟上的建构:新都市电影探索[J].山花,2003(3):118-124. 被引量:15
-
2倪震.守望新生代[J].电影艺术,1999(4):69-72. 被引量:6
-
3吕晓明.90年代中国电影景观之一“第六代”及其质疑[J].电影艺术,1999(3):23-28. 被引量:18
-
4韩小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J].电影艺术,1995(2):58-63. 被引量:37
-
5张颐武.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J].当代电影,1994(5):4-11. 被引量:9
-
6王一川.“无代期”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1994(5):20-27. 被引量:13
-
7潘若简.进入90年代的中国电影——五代和后五代的电影现象[J].电影艺术,1993(2):41-45. 被引量:4
-
8吉奥乔·阿甘本,王立秋.何为同时代?[J].上海文化,2010(4):4-10. 被引量:38
-
9尹吉男.前卫概念伤病员[J].读书,1995,0(1):137-138. 被引量:1
-
10张英进.动感摹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4(5):131-13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吴明.脑地图:电影化表意机制的空间认知阐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5):96-105. 被引量:1
-
2胡薇,卢海霞,李帅.基于Python数据的研学旅行游客情感时空变化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1,35(5):84-92. 被引量:1
-
3王垚.阿伦·雷乃与新时期初年的中国电影:一个电影交流史案例[J].当代电影,2022(7):104-112.
-
4张娟娟.电影与艺术融合的历史考古与文化逻辑[J].电影文学,2022(14):27-31. 被引量:1
-
5姚振轩.媒介地理学视域下中国新都市电影的城市空间生产[J].艺术探索,2022,36(6):123-128. 被引量:1
-
6张小迪.“伤痕”文艺的媒介共同体——以《枫》的“小说—连环画—电影”文本链为核心[J].文艺争鸣,2023(2):7-15. 被引量:2
-
7刘昌奇.从艺术物性论看贾樟柯的影像美学[J].艺术百家,2023,39(5):115-122.
-
8张小迪.从年画、宣传画、连环画重读谢晋电影[J].电影评论,2023(9):14-26.
-
9李艳丹,裴蕾.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J].电影评介,2024(10):29-35.
-
1告白[J].中国书法,2001(11):87-87.
-
2我校举办路学长导演电影回顾展及追思会活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2):93-93.
-
3ANGLE.无言告白[J].时代教育,2004,0(30):39-40.
-
4华南.张猛 坊间孤独电影人[J].中华儿女,2011(23):22-24.
-
5口述(吴天明),余楠.吴天明留给青年导演的话[J].南方人物周刊,2014(8):42-43. 被引量:1
-
6影音角[J].美文(少年散文),2009(7).
-
7盖盖锅锅.少女时代的缤纷爱恋告白[J].音乐世界,2013(6):106-107.
-
8秦勉.中国80后青年导演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3):91-91.
-
9本刊记者.中国剧协全国青年导演艺术家研修班在沪举行[J].中国戏剧,2012(11):37-37.
-
10王平.关于“水墨中国”的告白[J].艺术生活,2006(6):6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