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探讨——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同时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新型农民的培育更为紧迫。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首先对新型农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然后对四川省农民素质状况与新型农民对素质要求的差距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析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路径选择。
作者
闫益友
张炜
机构地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西昌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8年第11期39-40,52,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育
路径
四川省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8
1
胡凤英.
建设新农村 呼唤新农民[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3):10-14.
被引量:1
2
[3]曾一春.下大力气加快培养造就新型农民[N].农民日报.2006-04-10.
3
路艳娇.
论农村现代化与现代农民素质能力建设[J]
.中国农业教育,2005,6(1):13-14.
被引量:8
4
林鸿,郭海强,谭静,陈刚.
人口素质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四川省农村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2):150-153.
被引量:6
5
文正经.
加强农民技术教育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与建议[J]
.农村经济,2001(8):1-3.
被引量:1
6
胡健.
四川省农民技术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2005(5):76-79.
被引量:4
7
高柱.
四川“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千万农民工[J]
.中国培训,2007(2):16-16.
被引量:1
8
梁燕雯.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J]
.改革与战略,2006,22(5):76-7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亚明.
重视农业 关注农村 关心农民——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思考[J]
.发展,2004(4).
被引量:2
2
全国农民培训开展情况检查调研报告[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8(4):3-6.
被引量:12
3
戚谢美,管晓怡.
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论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4(8):84-86.
被引量:2
4
霁之.
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新成果——评《教育兴旺 天津兴旺》[J]
.教育研究,2005,26(4):89-90.
被引量:1
5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
“十一五”规划建议学习读本[M].中共党史出版社.
7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EB/OL].新华网北京,2005—11—03电.
8
中国新五年规划制定理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EB/OL].新华网北京,10—10电.
9
李君轶.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素质与持续脱贫关系研究──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2):84-88.
被引量:2
10
刘校美.
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培训[J]
.中国成人教育,2002(7):79-7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
1
廖艳菊.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希望——基于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经验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S1):176-180.
2
伍旭中.
当代中国农业的功能和基础地位:基于过渡农业的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658-662.
被引量:4
3
宗苏秋.
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新型农民[J]
.沧桑,2007,0(5):85-86.
4
李红霞.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J]
.农场经济管理,2006(3):9-11.
被引量:2
5
谢太平,汤祖传,陈定洋.
试析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3):50-53.
被引量:3
6
鲁可荣,朱启臻.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411-414.
被引量:21
7
谢太平,陈定洋,郭碧云.
发展农业高科技 推进新农村建设[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6):52-56.
被引量:1
8
聂学敏,赵成章,张国辉,杨路存.
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现状及绩效的调查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08,28(2):59-63.
被引量:9
9
李艳春,贾卓,宋乃平.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J]
.宁夏工程技术,2008,7(2):181-185.
被引量:1
10
毛广雄.
基于交换权利理论的新型农民培育研究[J]
.商业研究,2008(11):157-16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卢巧玲.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916-12918.
被引量:4
2
张峭,徐磊.
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J]
.经济问题,2009(6):89-9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胡平,李彦.
四川新型农民培训问题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1(2):59-6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继会,尚久悦.
论我国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
.学术交流,2011(8):198-202.
被引量:4
2
朱奇彪,陆益,黄莉莉.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2):250-252.
被引量:10
3
睢利萍.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新型农民的优势和途径拓展[J]
.农业经济,2013(4):75-77.
被引量:1
4
方强.
专业合作社培训新型农民的优势[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4):187-188.
5
许丽丽,李德松.
基于农业专业合作社视角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研究——蚌埠市淮上区裔湾村生态蔬菜合作社的调查[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03-106.
6
舒志定,方芳.
推进校企合作中政府管理责任的诉求——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例[J]
.成人教育,2013,33(8):15-19.
被引量:2
7
裘尧军,林波,蒋笑丽,胡丽芬.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7):914-916.
被引量:9
8
杨溢.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康市汉滨区忠诚村为例[J]
.科技经济市场,2015(11):147-147.
9
王雷,李延平.
中国农民培训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64-73.
被引量:2
1
梁丽.
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09(7):112-113.
被引量:7
2
刘新平.
对我国产业工人素质状况的思考[J]
.沿海经贸,1996(4):22-24.
3
冯梅,何斌,张志刚.
21世纪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探索[J]
.经济师,2000(2):21-22.
被引量:4
4
李艳.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路径探讨[J]
.实事求是,2003(3):52-53.
5
王照.
论关于燃气行业发展趋势与路径的探讨[J]
.中国经贸,2013(2):55-55.
6
彭庆.
“十三五”时期南昌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讨[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7,15(1):52-56.
7
刘璐.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路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5(10).
被引量:1
8
王忠明.
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状况及其教育培训[J]
.中国培训,1999(3):30-31.
被引量:2
9
付申霁.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4):74-76.
被引量:2
10
汪国华.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探讨[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19(2):15-19.
被引量:2
社科纵横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