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礼记》与避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避讳是我国古代王权政治与宗法社会等级观念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体现.在周代,统治者已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中,<礼记>中有许多关于避讳的规定,如公讳和私讳、取名和称名的避讳、史书记载的避讳、讳与不讳、避讳的学问和管理等.避讳在古代社会的承继和发展,对我国古代经传子史书籍的书写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者
王新丽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避讳
《礼记》
国讳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1]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
王建.
中国文化中的避讳[J]
.贵州社会科学,1997(3):77-8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李军华.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映射与流变[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5):80-84.
被引量:5
2
智延娜.
浅议避讳文化的现实意义[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3):123-124.
3
李军华.
汉语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构成及语用发展[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2):189-193.
被引量:13
4
梁胜初.
中国农村的自杀避讳现象的成因及其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101-103.
5
洪雁.
汉语委婉语与和谐社会[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1):136-138.
6
朱棠,邹晓玲.
中日“死亡”忌讳语之对比研究[J]
.外国语文,2014,30(1):98-101.
被引量:2
7
蔡铁如.
中医古籍中的避讳及其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3):161-164.
被引量:3
8
田振洪.
唐代避讳法制及其历史流变[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54-61.
9
金上然,蒋婷,张慧.
三元互动生态位视域下昆虫汉语俗名的态度意义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6):729-738.
10
张安迪.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探析中国“避讳”风俗[J]
.雪莲,2015,0(3X):101-104.
1
王秀敏.
我是个“偏心”的老师[J]
.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4):248-248.
2
徐芸.
“注意问题”不避讳,言简意深需细品——从章建跃老师提醒注意的一些问题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11):49-51.
3
王淑敏.
校长“三禁”[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7(8):54-55.
4
曹坤明.
终身教育视域下我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初探[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65-167.
被引量:4
5
王茜,张业强.
管窥周代“六艺之教”中的审美观及当时的美育[J]
.兰台世界(下旬),2014(6):18-19.
被引量:1
6
张永奋.
学生委婉语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6):77-79.
7
王云龙,唐煕娥.
语文新课改应抓住课堂主阵地[J]
.教师,2011(25):31-31.
8
茅于轼.
平等地对待我们的孩子[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5):1-1.
9
徐常来.
有感于教师跪下来看学生[J]
.当代教育科学,2003(4):41-41.
10
马之先.
小学语文杜绝繁琐提问的教学策略[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3(11):46-47.
被引量:2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