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与民主精神: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精髓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在追求民主精神的同时,却鲜少有人关注什么样的民主精神才是大学真正需要的.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壁德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在其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白璧德批判了当时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所倡导的民主并非真正的民主,并进一步提出只有坚持人文选择标准的民主才是大学所需要的真正的民主精神,这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根本原则:适度与均衡原则.
作者
陈笑笑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4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新人文主义
民主精神
适度原则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1]I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
2
吴民祥.
“启蒙运动”的另一种诉求——“新人文主义”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82-88.
被引量:3
3
[3]I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109.
4
[4]l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110.
5
[5]I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112.
6
[6]l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93.
7
[7]Irving Babbitt.Literature and American College.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6:9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张运华,天祥,方光华.
吴宓与新人文主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6(2):94-97.
被引量:4
2
吴宓.论事之标准.学衡,1926,(56).
3
吴宓.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A].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74—375.
4
梅光迪.梅光迪文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0,26.
5
学衡(上海:中华书局),1922,(1).
6
吴俊升.纪念母校南高二十周年[J].国风(月刊),(2).
7
吴宓.大学之起源与理想[N].建国日报,1948-04—21.
8
胡先骕.朴学之精神[J].国风(月刊),(1).
9
柳诒徵.送吴雨僧之奉天序[A].吴宓诗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1.
10
吴宓.研究院发展计划意见书[J].清华周刊,1926,:371-371.
共引文献
2
1
谢晶.
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J]
.科学中国人,2016(1Z):196-197.
2
朱素珍.
理性之光——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36-37.
同被引文献
12
1
陈胤瑾.
人性的突围与坚守——论白璧德的“人性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5):22-24.
被引量:2
2
吴民祥.
“启蒙运动”的另一种诉求——“新人文主义”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82-88.
被引量:3
3
张源.
论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三个核心概念——“内在制约”、“二元论”与“存在的三个等级”[J]
.国外文学,2007(4):38-46.
被引量:7
4
张源.
文化与政治:白璧德人文教育观的双重面相[J]
.中国比较文学,2008(4):44-54.
被引量:3
5
蔡龙威.
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国信徒——对吴宓与白璧德的源流关系及吴宓贯彻新人文主义思想具体实践的考察[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121-124.
被引量:2
6
克里福.科布,袁铎,王顺媚,刘璐.
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看当代美国教育的问题及启示[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5-9.
被引量:4
7
吴民祥.
人文之维与“精神贵族”:欧文·白璧德大学教育思想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1,33(12):64-68.
被引量:3
8
秦法跃.
论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观对吴宓文学观的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3):184-186.
被引量:3
9
唐红洁,陈笑笑.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
.医学与哲学(A),2013,34(2):80-81.
被引量:7
10
李欢.
白璧德与学衡派的相遇——读张源著《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学衡〉中的白璧德》[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1):214-2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谢晶.
论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与教学启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6):148-152.
2
谢晶.
白璧德大学教育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J]
.科学中国人,2016(1Z):196-197.
1
郭萍.
在卢梭与白璧德之间——论自然主义与新人文主义儿童教育观[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4):33-37.
2
吴民祥.
“启蒙运动”的另一种诉求——“新人文主义”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82-88.
被引量:3
3
闫春梅,邢爱红,王宁.
新人文主义视野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12(9):67-68.
4
周葱秀.
论胡先骕的教育观——胡先骕逝世35周年祭[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23-26.
被引量:3
5
王宏.
吴宓教育德化思想评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9):104-106.
6
邓胜柱.
试论洪堡教育改革思想的新人文主义色彩[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42-44.
被引量:1
7
李镇西.
民主教育与教师权威[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6):14-15.
被引量:1
8
罗惠缙.
学衡派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及实践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0):125-128.
被引量:1
9
郑师渠.
新人文主义与胡先骕的教育思想?[J]
.江西社会科学,1996,16(1):33-39.
被引量:4
10
武世龙.
人文主义教育的今与昔[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1):70-71.
文教资料
2008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