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宋文同近体诗韵考
被引量:
1
A Study On The New-Style Poems by wen Tong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歌用韵研究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北宋中期诗人文同近体诗的穷尽性调查研究可知:近体诗分为25部,用韵规整,但也有些借出韵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梓州永泰方言的语音特征。
作者
吴立友
机构地区
重庆文理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00-101,共2页
Movie Review
基金
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研项目<宋代文同诗歌用韵研究>(Y2006WC45)成果之一。
关键词
北宋
文同
近体诗诗韵
韵例
韵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刘晓南,罗雪梅.
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9-88.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崔荣昌.
四川方言的形成[J]
.方言,1985,7(1):6-14.
被引量:66
2
刘晓南,田雨.
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J]
.古汉语研究,2001(1):25-32.
被引量:38
3
[7]王力.汉语诗律学[M].新知识出版社,1957.
4
[8]白钟仁.北宋山东诗文词用韵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5
[11]田范芬.宋代荆湖南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6
[12]方勺.泊宅篇[M].中华书局,1983.88.
7
[14]罗常培语言学研究选集[M].中华书局,1963.142.
8
李文泽.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与宋代四川方音[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75-79.
被引量:16
9
鲁国尧.
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79,16(2):104-118.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22
1
钱毅.
宋代潼川诗韵中阳声韵尾的混押及其语音性质[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50-151.
被引量:2
2
钱毅.
宋代潼川诗韵中阳平分化现象分析[J]
.中国韵文学刊,2006,20(3):45-48.
3
刘晓南,罗雪梅.
宋代四川诗人阳声韵及异调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一[J]
.古汉语研究,2006(3):9-20.
被引量:13
4
钱毅,邢芙蓉.
从潼川诗人用韵“歌”、“豪”通押看宋代四川方言[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97-100.
5
钱毅.
宋代潼川诗人用韵反映的方言特点[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82-87.
6
刘晓南,罗雪梅.
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二[J]
.古汉语研究,2007(3):2-12.
被引量:12
7
陆华.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考略[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9-12.
被引量:1
8
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6-45.
被引量:9
9
刘晓南.
宋代四川方音概貌及“闽蜀相近”现象[J]
.语文研究,2008(2):23-28.
被引量:7
10
吴立友.
北宋文同古体诗韵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9):250-253.
同被引文献
2
1
刘晓南,罗雪梅.
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79-88.
被引量:23
2
唐作藩.苏轼诗韵考[A].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引证文献
1
1
吴立友.
北宋文同古体诗韵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9):250-253.
1
袁宇平,周君.
声之韵字之乐——民族声乐艺术对“字”的美学追求探析[J]
.大家,2010(4):98-99.
被引量:3
2
公希萌.
传统水墨在平面设计的应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0):125-125.
被引量:1
3
张东东.
谈京剧唱念中四声的运用[J]
.中国京剧,2012(2):86-87.
4
宋玉坤,宋乾.
戏曲“新颖调”语言研究[J]
.戏剧之家,2016(7):31-31.
5
刘琼,舒婷,曾亮.
论佤族民歌中的双语教学[J]
.青年文学家,2009,0(4X):76-77.
被引量:1
6
张在云.
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一些不合平仄、韵脚的地方[J]
.上海戏剧,2002(12):11-13.
7
马燕.
苏轼的文人画理念探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6):102-102.
8
梅金莉.
浅谈文人山水画的自由精神[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9):113-113.
9
乔为明.
“韵”字释[J]
.美术界,2009(5):69-69.
被引量:1
10
张子贤.
从气韵生动到悠游沉潜——我所知道的卢小杰老师[J]
.剧影月报,2006(1):30-31.
电影评介
2008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