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铸就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明了提出研究生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并就分析的结论指明了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
郭欣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4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和谐
和谐社会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德静.
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思考[J]
.学术交流,2006(8):145-148.
被引量:9
2
刘宝存.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选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65-68.
被引量:10
3
高伟涛,阎岩.
关于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招考工作的建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63-65.
被引量:9
4
李世彬,苏继红.
对扎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8):47-48.
被引量:8
5
吕继臣.
大学的本质与我国大学的功利化倾向[J]
.辽宁教育研究,2006(7):28-30.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许为民,张国昌,林伟连,张建.
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0-24.
被引量:29
2
廖湘阳.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的冲突及其协调[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51-55.
被引量:18
3
刘枫,冯岑.
一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模式[J]
.高教论坛,2005(3):138-140.
被引量:3
4
江莹.
试论研究生招考分离制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36-40.
被引量:16
5
朱方长,李娟,许英.
和谐大学建构的人文审视[J]
.湖南社会科学,2005(6):150-152.
被引量:5
6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6—27.
7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东方杂志,1917,(14):2-2.
8
梅贻琦.大学一解.清华学报,1941,.
9
常炜.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5—03—22(5).
10
蔡方鹿.中华和合文化及其研究简述[N].光明日报,1998-01-17.
共引文献
47
1
郭欣,杨瑞明.
浅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28-130.
2
王玮.
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175-176.
被引量:3
3
徐晴.
初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S1):60-61.
被引量:5
4
项久才.
关于和谐大学建设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7(5):230-230.
被引量:2
5
杨安华.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特色[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2):32-33.
被引量:6
6
罗利佳.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8):71-74.
被引量:11
7
罗利佳.
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基于“内部”视角的探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38-39.
被引量:1
8
王静锋,陈国良.
影响研究生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39-40.
被引量:3
9
杨德平,刘永峰.
新时期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及对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5):70-71.
被引量:8
10
李力燕,王廷华,冯忠堂,陆地,李劲涛.
实行目标化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03B):388-391.
1
林树芬.
在和谐社会发展中构建和谐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2):35-36.
2
肖志明.
高校工会解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6(2):56-59.
被引量:1
3
余其云.
女性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2):22-23.
被引量:1
4
励骅.
积极心理: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追求[J]
.教育科学研究,2010(3):60-62.
被引量:3
5
彭亦鹏.
和谐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112-112.
6
苏君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策略分析[J]
.教育情报参考,2006(2):16-17.
7
王以新.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和谐社会发展[J]
.北京观察,2010(3):9-11.
8
沈晓娟.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与实践[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27(1):1-4.
被引量:2
9
李慧.
对和谐社会下教育公平的思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132-135.
被引量:1
10
刘连梅.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几点思考[J]
.资治文摘,2015,0(5):125-125.
文教资料
2007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