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零容忍策略与德育审美环境重构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的育德功能显著。然而,德育环境不会天然地产生德育助力。由西方"破窗户"理论分析,会发现我们的德育环境存在着片面强调人性化管理、导向缺位、评价宽容性等不足,导致道德环境零效应或负效应。我们应以"八荣八耻"教育为契机,树立"零容忍"之姿态、强化道德评价以重塑德育审美环境。
作者
赵平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2期89-91,共3页
基金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5-06D29)成果之四
关键词
"八荣八耻"
德育审美环境
零容忍
破窗户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马莹华,徐鹏.
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35-3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钟洪.
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环境[J]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65-6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4
1
余平,王秀红.
在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建设[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272-273.
2
罗群英.
谈和谐社会理念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6(8):43-44.
被引量:5
3
姚继方,王远,齐战.
浅谈和谐社会理念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7(21):96-97.
被引量:5
4
徐子连.
高校和谐德育内环境架构及其优化[J]
.教育与职业,2017(1):99-10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陈永球.
浅议和谐视野下的“零容忍”警务及社会治安控制机制[J]
.公安研究,2008,0(3):14-18.
被引量:3
2
姬建民.
“零容忍”的背后[J]
.杂文月刊,2012,0(4):13-13.
被引量:1
3
赵平.
主体间性的德育意义——德育审美化的哲学基础[J]
.高等农业教育,2005(3):31-33.
被引量:8
4
黄昌龙,姚青青.
由兴奋剂“零容忍”的一点思考[J]
.中国商界,2010(11):388-388.
被引量:1
5
王世洲,刘淑珺.
零容忍政策探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68-77.
被引量:45
6
黄志平,唐媛.
试论高校研究生的诚信缺失及其培育[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5):77-80.
被引量:4
7
李慧.
和谐背景下“零容忍”政策的解读[J]
.科教文汇,2007(08S):121-121.
被引量:2
8
张传燧,赵荷花.
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J]
.教育研究,2007,28(8):47-52.
被引量:66
9
聿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6.
10
杨超.现代教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7
1
赵平.
道德向量、动量与道德的人际生成模式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9(10):29-32.
被引量:1
2
苏园园,赵平.
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和方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128-130.
被引量:3
3
王德平,赵平.
研究生诚信缺失及对策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80-182.
被引量:1
4
赵平.
孔子德育方法论[J]
.社会科学家,2011,26(10):15-18.
被引量:2
5
许诚.
体育比赛中出发“零容忍”的心理学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36):14-15.
6
瞿津津,赵平.
态度理论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问题探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1):75-76.
被引量:2
7
雷敏.
“零容忍”理念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探讨[J]
.广西教育,2014,0(42):54-5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平.
信仰教育的“双瓶颈”问题及其觉解[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33(5):148-151.
被引量:3
2
齐冬莲,易惠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80-281.
被引量:1
3
王茜,王亚军.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与方法[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4):119-120.
4
龙汉武,刘利才.
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4(9):53-56.
被引量:4
5
赵晓杰,王利群.
当代研究生诚信意识及行为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31-32.
6
汤玲.
感恩问题研究的多维审视[J]
.未来与发展,2016,37(10):43-48.
被引量:1
7
高升,常乃军,李翠霞.
共情视域下的体育暴力成因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5):28-31.
8
刘芋茜.
以大学生视角探讨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现代交际,2019(6):139-140.
被引量:2
9
赵祥如.
浅析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心理学进展,2024,14(7):496-502.
1
澳大利亚:“反欺凌”的责任主体下移[J]
.人民教育,2016(11):23-25.
被引量:5
2
刘静静.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J]
.文理导航,2010(21):20-20.
被引量:2
3
王刚,谢春成.
南县:安全问题“零容忍”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实到位[J]
.湖南教育(上旬)(A),2012(7):26-27.
4
胡建明,岳淑萍.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谈班级文化建设[J]
.宁夏教育,2014(6):14-15.
被引量:1
5
福建对教师体罚侵害学生等行为实行“零容忍”[J]
.学苑教育,2013(14):5-5.
6
福建:对侵害学生行为实行“零容忍”[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13(8):53-53.
7
吴岚.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01-201.
被引量:3
8
吴健强,朱学强.
民主教学初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3):163-165.
被引量:1
9
甘卫红.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的评价语言[J]
.文学教育(中),2012(3):53-53.
10
宋娟,吴培见.
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45-46.
被引量:5
文教资料
2007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