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确定性追求的生存论意蕴及其局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哲学不满足于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和变化多端,力图从外在世界和神秘创造物当中寻找到永恒不变的实体。始基、理念、上帝等相继出场,体现了哲学为解决人的生存根基的失落而进行的一次次理论努力。对确定性根基的追寻既满足了人们形而上追求的欲望,使人们在流动不居的世界中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包含着丰富的生存论意蕴,但与此同时,也使生命感性冲动的“努斯”精神受到了窒息,导致了自我的失落。
作者
吴玉军
王秀江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确定性
生存
本原
上帝
自我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1]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3]汪子嵩.古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
[8]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译林出版社,2001.
5
[6]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3.
6
[7]赵教华.西方哲学筒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韩艳.
理念世界与生存根基——从生存论角度看柏拉图的“理念论”[J]
.江汉论坛,2002(3):33-36.
被引量:3
8
[8]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0.
9
[3]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列宁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页.
2
[英]罗素 何兆武 李约瑟.《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91页.
3
柏拉图著 郭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19页.
4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6页.
5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详,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2、12页.
6
吕样著.《希腊哲学中的知识问题及其困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7
[德]梅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9页.
8
刘小枫著.《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21页.
共引文献
70
1
胡志英.
语言与阐释:解读20世纪西方阐释学之语言观[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12-115.
2
牛文君.
具体化:关联伽达默尔诠释学和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289-294.
被引量:3
3
马奇柯.
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3):35-38.
被引量:2
4
李小虎.
命题三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6):20-25.
被引量:1
5
王瑛.
论创新文化特征[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10-14.
被引量:5
6
尚党卫.
传统形而上学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22-26.
被引量:2
7
杨方.
从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看哲学对象的演变[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19-23.
被引量:2
8
沈湘平.
理性问题的实践解答[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12(3):56-63.
被引量:4
9
张晚林.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归结[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3):33-36.
10
肖峰.
论技术的人文评价[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66-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9
1
张洪,鲁耀斌,张凤娇.
价值共创研究述评:文献计量分析及知识体系构建[J]
.科研管理,2021,42(12):88-99.
被引量:40
2
包蕾萍.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
.社会学研究,2005(4):120-133.
被引量:213
3
吴玉军.
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解构——早期现代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后果[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4):69-74.
被引量:1
4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5
司玉英.
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的审美架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114-117.
被引量:6
6
[法]笛卡尔.哲学原理[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9.
7
[英]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8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1、932、1306.
9
.《论语·季氏》[M].,.第172页.
10
.《中庸》[M].,..
引证文献
2
1
陈庆超.
德性与永恒:确定性寻求方式及其伦理旨趣[J]
.青海社会科学,2015(2):35-40.
被引量:1
2
张洪峰,王寅.
元宇宙的逻辑演进、典型特征与价值意蕴[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0-6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林秀芹,郭壬癸.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的挑战与应对[J]
.知识产权,2023(11):78-102.
被引量:8
1
吴玉军.
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21-26.
被引量:3
2
李璀.
人道主义视域下人之生存困境的新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2(5):101-105.
3
臧要科.
《老子》中的道、天、地、人及其关系[J]
.中国哲学史,2012(4):70-77.
4
沈大安.
毅然前行[J]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5,0(2):59-59.
5
胡传顺.
古希腊努斯精神的兴起、衰亡与重塑[J]
.北方论丛,2015(3):129-134.
被引量:1
6
刘英.
自由的理性——论康德的理性主义[J]
.思想战线,2005,31(3):20-22.
被引量:1
7
陈伟.
道德自由的诠释及其维度考察[J]
.求索,2010(3):109-111.
被引量:3
8
袁琤琤.
论《庄子》中畸人之丑的魅力[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3):40-41.
被引量:2
9
周成喜.
用爱去唤醒“沉睡的心灵”[J]
.小学时代(教师),2009(8):59-59.
10
张都爱.
论美感的意义[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87-92.
被引量:2
长白学刊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