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宋词的吟诵传播
被引量:
4
Reading and Publicization of ci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吟诵作为一种表达性较强的说话方式,它将口头传播、文本记忆、艺术表演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人在具体的、动态的环境中强化对唐宋词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作者
钱锡生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8,共5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唐宋词
吟诵
传播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1
[7]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9]苏轼.苏轼诗集:卷二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10]黄庭坚.山谷题跋[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4
[1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六[M].四库全书本.
5
[29]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
[14]徐釚.词苑丛谈:卷五[M].四库全书本.
7
[15]张宗.词林纪事:卷七[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
8
[16]沈括.梦溪笔谈[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
[18]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0
[18]陆游.渭南文集:卷十五[M].四库全书本.
共引文献
37
1
钱素芳.
从赵翼论李白看其对前代诗论的继承和发展[J]
.社科纵横,2007,22(12):89-90.
2
谭勤.
论杜牧与牛李党争的关系[J]
.文教资料,2006(28):29-30.
3
刘培.
论北宋中期辞赋的特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5):50-55.
4
赵晓兰.
略论北宋词的发展历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4):60-64.
5
李菁.
商贾形象变迁与中晚唐文人价值观的转变[J]
.宁夏社会科学,2005(2):145-148.
被引量:3
6
谷曙光.
论黄庭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48-155.
被引量:3
7
张利群.
论况周颐《蕙风词话》的词学主体性理论[J]
.河池学院学报,2005,25(3):36-41.
被引量:1
8
胡建次.
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批评的承传[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475-480.
9
赵志强.
李绅诗早期的通俗化倾向与后期诗风的雅化[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66-70.
被引量:2
10
石玲.
高密派诗人的文化品格[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5):21-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秦德祥.
“词唱”的逆时追探——兼与洛地先生商榷[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3):29-34.
被引量:3
2
刘光裕,郭术兵.
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唐宋词的影响[J]
.齐鲁学刊,1997(1):18-21.
被引量:9
3
胡俊林.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展轨迹[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12-118.
被引量:6
4
胡俊林.
论中华吟诵文化的发达因素[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95-100.
被引量:1
5
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朱易安.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7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8
黄昇.花庵词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1.
9
蒋凡.
唐诗宋词吟唱三法[J]
.文史知识,2007(9):141-148.
被引量:4
10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引证文献
4
1
彭帆.
宋词传唱研究综述[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33(1):37-39.
2
谭新红,张妍.
宋词的诵读传播[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1):15-20.
被引量:2
3
孙克强,邓妙慈.
中华古典诗词吟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文学与文化,2012(2):22-33.
被引量:6
4
马青青.
吟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2023(26):45-4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许敏云,沈玉华.
一体两翼 吟唱经典——古典诗词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文艺家,2020(4):127-128.
2
陈望凡,伍世昭.
惠州市吟诵现状与发展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2017,37(2):35-41.
3
张德娴.
对小学古诗文吟诵的几点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5):36-37.
被引量:6
4
吴琼.
近五年来宋词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3):62-70.
被引量:2
5
梁丰.
论晏几道的歌词自我传播[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2):109-113.
被引量:1
6
王欣悦.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3(14):65-68.
被引量:2
7
赖天舒.
古典诗词吟诵吟唱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传承[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5):48-48.
被引量:2
8
李旭明.
近体诗吟诵的简易方法[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0(8):90-91 97.
被引量:2
1
王丽丽.
记忆的裂缝:被遗忘的历史[J]
.山东外语教学,2011,32(6):74-78.
2
伊甸.
向地球学习(组诗)[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6):136-136.
3
李壮萍.
一切皆有诗意(创作谈)[J]
.朔方,2010(11):70-71.
4
周庆荣.
理想,其实并没有走远[J]
.诗刊,2010(9):59-60.
被引量:6
5
瀑瀑安.
天堂之门[J]
.新青年(珍情),2005,0(12):18-19.
6
洪峰.
我的说话方式[J]
.文艺争鸣,1987(2):56-59.
被引量:4
7
郭秋香.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语言的翻译[J]
.时代文学,2008(7):157-158.
被引量:2
8
佚名.
闲言碎语[J]
.才智(才情斋版),2006,0(8):10-10.
9
邢海珍.
诗歌说话方式片言[J]
.文艺评论,1997(2):62-64.
10
柯平.
浙南的味道[J]
.文学港,2011(1):175-17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