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之人本理论比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费尔巴哈是人本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本理论学说勇敢地把人从宗教神学和理性主义的怀抱与羁绊中解放出来,并成为马克思人本理论的宝贵思想资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正确地揭示和阐明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及其归宿——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指明了人实现自身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的现实途径及其道路,因而为科学的人本理论学说。
作者
杨樱
陈维荣
机构地区
兰州城市学院两课教学部
出处
《社科纵横》
2007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
人本理论
比较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4]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龚秀勇.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本学[J]
.湖北社会科学,2005(5):5-8.
被引量:2
5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8
1
孙其昂,马运军.
以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1-3.
被引量:7
2
杨凤.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
.妇女研究论丛,2005(5):5-11.
被引量:7
3
孙伟正,赵建芳.
信任研究的八大哲学向度[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161-163.
4
李天莉.
马克思的人本学说及其伦理启示[J]
.理论月刊,2007(1):10-12.
被引量:3
5
李明生.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发展问题概述[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5-8.
6
彭先兵.
统筹兼顾: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论[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2-5.
被引量:5
7
江海燕.
基于发展伦理的GNH关怀[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112-115.
被引量:2
8
顾玉平.
马克思超验性与经验性统一的哲学思路[J]
.云南社会科学,2004(1):8-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陈春萍.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评析[J]
.求索,2006(9):141-142.
被引量:5
2
温彤胜.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探源及其时代价值[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3):9-10.
被引量:3
3
龚秀勇.
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当代价值[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4-59.
被引量:1
4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
舒永生.论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及其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26.
6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20.
引证文献
2
1
欧光南.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属性思想的批判继承与超越[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2):94-97.
被引量:5
2
丛茂国.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公平问题[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96-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吴亚玲.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J]
.广东社会科学,2009(6):89-93.
被引量:2
2
陈碧娥.
人的本质观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11(4):151-152.
3
范静.
和谐社会语境中的社会公平[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1):56-58.
4
李静.
试论卡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文本解读[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9(4):168-170.
被引量:1
5
朱焰.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J]
.才智,2014,0(3):167-167.
6
高倩.
人性假设视域下对现行惩教模式的反思[J]
.中国监狱学刊,2022,37(3):43-48.
被引量:1
1
刘占军.
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探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17-20.
2
李小波.
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看“以人为本”思想[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4):39-40.
3
陈明秀.
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经济问题探索,2003(9):9-10.
4
吴学琴.
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73-77.
被引量:5
5
王永平.
论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当代意义[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2(3):61-62.
6
串冬梅.
蔡元培以人为本伦理思想述略[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3-4.
7
李杨.
新常态下践行“人本”理念的几点思考[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5):11-13.
8
赵兴洪.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73-274.
9
贾建梅,冯石岗.
人学视阈下的中国模式[J]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4):53-57.
10
刘保民.
简论“人本问题”及其现实出路[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6-9.
社科纵横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