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呼啸山庄》中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分析
被引量:
4
Analysi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Wuthering Heigh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关于衔接及其连贯功能也有不少的讨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语篇种类,但是大部分讨论限于相邻句子或较短语篇中的衔接,本文拟从分析《呼啸山庄》中词汇衔接和连贯的分类和作用出发,讨论衔接和连贯对语篇的作用。
作者
姚咏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衔接
连贯
语篇
分类号
I074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1]Emily Bronte (1994),Wuthering Heights,Beijing:the Foreingn Languages Press.
2
[2]Halliday,M.A.K.& R.Hasan(1976),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3
陈海庆,张绍杰.
语篇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6):420-426.
被引量:69
4
刘宏伟.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4):50-53.
被引量:7
5
刘彩丽,赵晓强,秦枫.
试论衔接、连贯及语篇理解[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2):332-335.
被引量:9
6
陆秀华.
论英语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
.高教论坛,2003(4):110-112.
被引量:3
7
苗兴伟.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评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58-5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张德禄.
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
.外国语,1999,22(6):24-31.
被引量:135
2
苗兴伟.
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
.外国语,1998,21(4):45-50.
被引量:134
3
朱永生.
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J]
.现代外语,1997,20(1):12-15.
被引量:46
4
周光亚.
篇章连贯性的定量分析[J]
.现代外语,1986,9(4):11-17.
被引量:9
5
程雨民.
英语使用中的表面不连贯[J]
.外国语,1986,9(4):8-14.
被引量:15
6
张绍杰.
言语行为与施为动词[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5):36-39.
被引量:17
7
王墨希,李津.
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4):59-64.
被引量:231
8
朱永生.
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23-27.
被引量:107
9
朱永生.
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J]
.现代外语,1996,19(4):18-20.
被引量:94
10
顾曰国.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21(1):30-39.
被引量:123
共引文献
99
1
郁轩,肖涛.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胡杨精神传播研究——以《兵团日报》为例[J]
.新闻传播,2020(19):35-36.
被引量:3
2
孙圣勇.
四位一体的语用翻译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151-153.
被引量:1
3
刘定远,侯晓华.
衔接、连贯理论对语篇分析的指导作用——以《花园里的独角兽》为例[J]
.文教资料,2006(35):134-135.
4
陈海庆,陈宏俊,战丽莉.
语篇互动模式与潜在连贯解读——兼谈语篇互动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77-82.
被引量:2
5
贺玲.
语篇分析在英语短文类语篇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2):60-65.
被引量:7
6
于君.
论英语听力中的语境与语篇理解[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1):86-91.
被引量:2
7
雷卿.
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89-91.
被引量:4
8
张渤.
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
.就业与保障,2006(7):35-37.
被引量:2
9
方子纯.
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一次行动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6(4):52-57.
被引量:19
10
刘靖,蒋长刚.
CP和PP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91-94.
同被引文献
9
1
樊旭初.
《项链》(节选)语篇衔接手段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57-58.
被引量:2
2
邹长虹.
试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
.社科纵横,2005,20(6):257-258.
被引量:2
3
李长忠.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大学英语写作[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25-28.
被引量:115
4
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80.
5
吴劳.老人与海,2001.
6
Hal iday; 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
Brown;Yule.Discourse Analysis[M]{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
McCarthy,M.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1991
9
Halliday M A K,Hasan Ruqaiya.Cohesion in English[]..2001
引证文献
4
1
周平.
《一天的等候》中的语篇衔接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29-33.
被引量:2
2
孔玲.
《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08(34):47-47.
被引量:2
3
韩爽.
《鞋匠布朗杜》的衔接分析[J]
.考试周刊,2010(33):35-36.
4
孔繁婷.
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看《一个小时的故事》[J]
.北方文学(下),2013(6):74-7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达.
奥巴马演说《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的语篇分析——词汇、衔接及语音[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281-281.
被引量:2
2
黄洪.
英汉语篇段落间词汇衔接对写作的启示[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0(8):94-96.
3
樊初芳.
《老人与海》译本的翻译美学语言赏析[J]
.语文建设,2015(6Z):88-89.
4
马燕.
翻译语言视角下看《老人与海》中渔夫的精神[J]
.语文建设,2015(7Z):91-92.
1
王莉.
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语篇衔接的分析[J]
.文学教育(中),2011(12):84-84.
2
孔玲.
《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
.科教文汇,2008(34):47-47.
被引量:2
3
王珺.
《雨中的猫》——衔接与连贯(英文)[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20-221.
被引量:1
4
马晓霞.
《马人》的叙事与连贯策略[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24-27.
5
刘诗思.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J]
.学理论,2014(24):107-108.
6
张茹,刘景霞.
名词性照应在文学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功能——文本分析《傲慢与偏见》[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159-161.
被引量:1
7
肖丽群.
浅析语域偏离理论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应用及其幽默效果[J]
.文学界(理论版),2010(11):65-66.
8
陈建生,姚尧.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语篇连贯[J]
.外国语文,2009,25(1):23-27.
被引量:15
9
屈纯,王鹏飞.
意向隐喻与女性意识——论伍尔夫作品《妇女的职业》[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113-114.
10
徐珊,普晓敏,黄颖.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解读《喜福会》中“人”隐喻的语篇功能[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4):88-89.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