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的本土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必须以中国的社会背景、价值体系为依托,寻求与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相契合的本土化心理咨询学理论和方法的框架体系;同时应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放眼全球,借鉴国际上有效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使中国的心理咨询既不落后于世界,又不脱离本国实际。
作者
马翠萍
茄学萍
机构地区
北方民族大学社科部
宁夏大学教科院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1-82,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心理咨询
中国文化
心理咨询本土化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玉娟,叶浩生.
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刍议[J]
.心理学探新,2002,22(2):18-22.
被引量:24
2
周宁.
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4):46-49.
被引量:13
3
吴素梅.
心理咨询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3):65-69.
被引量:10
4
缪榕楠.
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68-71.
被引量:12
5
陈光磊.
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J]
.湖北社会科学,2005(4):115-116.
被引量:2
6
李涛,杨孝.
论多元文化咨询理论在我国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86-8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韩向前.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心理演变的趋势[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12(6):69-72.
被引量:3
2
杨鑫辉.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探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0-55.
被引量:28
3
刘玉娟,叶浩生.
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刍议[J]
.心理学探新,2002,22(2):18-22.
被引量:24
4
郑日昌.心理辅导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
5
Scormier Bcomier著 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9.
6
[2]Rogler H L. Methodological sources of cultural insensitivity in mental health research[J]. 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99,54(6):424~433.
7
[4]Ivey AE. Intentional and counseling. Facilitating client development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M].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1994.
8
[5]National Advisory Mental Health Counsel. Basic behavioral science research for mental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6,51(7):722~731.
9
[6](美) 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
马斯洛.科学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79.
共引文献
57
1
闫泓竹.
探析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J]
.包装世界,2018,0(7):184-184.
2
姚斯亮.
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一点思考[J]
.科技资讯,2007,5(7):179-180.
被引量:1
3
姬兴涛,郭金兰,马丹丹.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3):135-136.
被引量:3
4
来蓉.
简述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对心理健康领域的影响[J]
.消费导刊,2008,0(5):202-202.
5
陈家麟,李炳南.
再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两个理论问题[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54-57.
被引量:7
6
崔景贵.
文化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3-7.
被引量:7
7
王伟宇,钟毅平,戴艳梅.
心理咨询的理论差异探析[J]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2):40-42.
被引量:2
8
金艳,张永忠,唐日新.
论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J]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86-88.
9
党彩萍,刘以榕.
对我国心理咨询模式的思考[J]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1):79-81.
被引量:3
10
陈晓惠,葛明贵.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发展概述[J]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21-24.
同被引文献
4
1
陈光磊.
论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J]
.湖北社会科学,2005(4):115-116.
被引量:2
2
张静,颜冰.
儒家传统价值观对本土化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12(4):14-17.
被引量:6
3
黄爱国,赵中,李品品.
心理疏导疗法与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J]
.中医学报,2014,29(3):362-364.
被引量:6
4
李永平.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特点[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8):44-4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闫泓竹.
探析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J]
.包装世界,2018,0(7):184-184.
1
赵乐.
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学园,2013(13):185-186.
被引量:1
2
王凤姿.
心理咨询本土化:基于咨询师专业认同的视角[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07-108.
3
柳珺珺.
儒、道文化对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启示[J]
.青春岁月,2016,0(1):244-244.
4
李鹤.
对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思考[J]
.心理与健康,2005(5):44-45.
被引量:3
5
闫婉如.
对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12(1):57-58.
6
吕慧玲,黄晓娟.
心理咨询本土化的综述研究[J]
.科教文汇,2008(24):236-236.
被引量:4
7
陈秋燕.
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探索与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390-392.
被引量:9
8
张永慧.
中国先秦七子箴言中蕴含的心理咨询思想[J]
.祖国(教育版),2013,0(6X):9-9.
9
刘莉.
文化差异与心理咨询[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12):247-247.
10
吴红顺,李恒庆.
本土化: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种新趋势[J]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2):96-97.
被引量:5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