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为线索,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了防止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几条措施。
作者
沈敏敏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
出处
《科技资讯》
2007年第10期177-177,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不足
过度社会化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1
莫飞平.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117-121.
被引量:11
2
史春霖,鲍丙刚.
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4):100-101.
被引量:6
3
程喜中.
社会化障碍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5):63-65.
被引量:1
4
张艳秋,王振声.
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05,8(2):25-26.
被引量:5
5
李帆,甘世斌.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3):38-4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龚放.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容忽视[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1):22-26.
被引量:26
2
李大友.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30
1
刘德山.
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及对策探析[J]
.文教资料,2007(21):31-33.
2
陈文昆.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76-179.
被引量:7
3
包云.
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J]
.考试周刊,2007(14):4-5.
4
许晓辉,张丽茹,唐雪雷.
大学生社会化具体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156-156.
5
张泽星.
大学生社会化的探索[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4):52-54.
被引量:4
6
刘宇,朱允海,徐玖平.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38-140.
被引量:10
7
吴小红.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144-145.
被引量:2
8
梁军,蒋立杰.
礼仪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97-99.
被引量:3
9
李笑燃,刘燕江.
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自我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48-51.
被引量:8
10
魏书敏.
当代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培养[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10-212.
同被引文献
7
1
童心刚,成祖松.
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模式[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45-146.
被引量:11
2
王静.
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3):94-95.
被引量:5
3
王连喜,鲍金.
大学生社会化内容浅析[J]
.安康师专学报,2005,17(3):84-86.
被引量:12
4
杨延林.
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J]
.决策探索,2005(7):52-52.
被引量:15
5
陈华.
论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J]
.河南农业,2006(1):44-44.
被引量:1
6
马艳萍.
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124-125.
被引量:9
7
李淑霞.
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104-10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成祖松.
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129-129.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揣佳凡,刘洪新.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作用[J]
.内江科技,2010,31(1):67-67.
被引量:6
2
高锁平,夏小琳.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分析——以浙江嘉兴学院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5):167-169.
被引量:1
3
张运江,佟责锋,杨薇.
发展高校体育文化,铸就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117-117.
4
曾颖泉.
高校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11):55-55.
5
孙敏.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探讨[J]
.科教文汇,2011(28):36-37.
6
谢武.
社会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1):16-19.
被引量:1
7
乐海霞.
大学生社会化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着力点[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107-110.
被引量:1
8
成祖松,张跃华.
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281-282.
被引量:1
9
成祖松,张跃华.
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互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9):112-113.
10
李光然.
浅析学生社团对高校管理的影响[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5):138-138.
1
31.2%的人感觉大学生过度社会化[J]
.中国经济信息,2007(24):72-72.
2
王爱民.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5-17.
被引量:2
3
廖爱萍.
青年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的分析及思考[J]
.智富时代,2016,0(1X):229-230.
4
黄磊.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77-178.
被引量:8
5
董飞翠.
过度社会化及学生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144-144.
6
陈琼英.
尊重课堂里不同的声音[J]
.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2(1):38-39.
7
大学生求知还是求职[J]
.中国青年研究,2008(7):116-116.
8
陈文昆.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10,0(6):62-62.
9
吴文静.
论基于“过度社会化”视角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J]
.继续教育研究,2016(2):60-62.
被引量:4
10
杨娇,李赐平.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教育社会学探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113-115.
科技资讯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