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乙型肝炎的危害及预防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是我国主要的传染病,5年随访研究表明,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率为2%~20%,代偿性肝硬化发展为肝细胞癌者为6%~15%,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肝炎,其中大多数是在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到成年期死于肝肿瘤,因此早期的预防非常重要。
作者
康丽
丰慧霞
机构地区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10期44-,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关键词
乙肝
危害
预防措施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
1
杨凡,单咏梅,周宏,万海英.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J]
.检验医学,2010,25(9):723-726.
被引量:39
2
严伟玲,严春玲,赖在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2):1748-1749.
被引量:18
3
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王婷婷,杨廷富,陶传敏.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被引量:39
4
刘菊.
2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比较[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156-157.
被引量:17
5
杨梅,晏红.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4):448-450.
被引量:37
6
叶晓云,黄明珠,黄丽霞,李伟征,罗潇.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348-4349.
被引量:24
7
闫晓琳.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108-110.
被引量:16
8
吴文礼.
2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A1):171-17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房丽娜,王宁.
两种免疫检验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7):509-51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丽.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准确性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2):1450-1452.
被引量:6
2
郑赫.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价值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46-47.
被引量:5
3
焦阳,李靖.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HBV感染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225-3226.
被引量:11
4
彭飞.
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2):41-43.
被引量:7
5
魏宏,陈秋勇,吴学敏,刘玉涛,王隆柏,陈如敬,严山,周伦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畜牧兽医,2020,42(6):27-30.
被引量:3
6
杭蕾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5):174-175.
被引量:6
7
王璐.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6):977-978.
被引量:3
8
郭莹莹.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对比[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4):125-127.
被引量:1
9
黄贞杰,张剑清.
乙肝5项标志物定量诊断试剂的优化及性能评价[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4(1):64-71.
被引量:1
10
游小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有效性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0):2368-2371.
被引量:14
1
牛年兴,常征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优势[J]
.基层医学论坛,2003,7(11):977-977.
2
申玉萍.
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
3
广医.
防虫防蛀用品的危害及预防[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9):59-59.
被引量:1
4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年组稿栏目[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
5
李士雪,张秀芹,刘兴柱.
镇静催眠药物的滥用、危害及预防[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1):25-27.
被引量:3
6
韩绍安.
慢性肝炎患者的自我保健[J]
.医学文选,1990(2):9-10.
7
于惠钦,王庆民,张育轩.
肝掌对非肝炎症状为主诉患者的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1993,27(10):30-31.
8
黄河清.
慢性肝炎患者的养生保健[J]
.医学文选,1990(3):7-8.
9
陈海燕.
二次住院慢性肝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37-638.
10
朱安善.
85例慢性肝炎患者湿热余邪未清的原因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2(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