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儿子与情人》中黑暗意象看劳伦斯的死亡意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儿子与情人》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能的理论,书中黑暗这一意象象征着潜意识和死亡。光明与黑暗,死亡与生命存在多种关联与相互影响。主人公保罗对溶入黑暗的热切期望表明劳伦斯对回归人的初始状态——死亡的渴望。
作者
徐利芳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外语系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本能
黑暗
意象
死亡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1]查尔斯·查德维克.象征主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4.
2
[3]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95.
共引文献
4
1
贾玉洁.
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接受美学价值[J]
.电影评介,2006(22):94-95.
2
李璐.
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统治主题[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99-101.
被引量:2
3
朱谷强.
从接受美学观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31-34.
4
张英.
论D·H·劳伦斯的诗歌创作[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71-75.
被引量:3
1
刘伶.
浅析《儿子与情人》的两大主题[J]
.文教资料,2008(27):21-22.
2
吕雪芬.
《儿子与情人》中保罗与米莉安爱情悲剧原因之探析[J]
.文教资料,2008(27):23-24.
3
杨振峰.
教师专业发展的四种文化[J]
.未来教育家,2014(1):16-16.
4
张永俊.
教会孩子休息,提高学习效率[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6,0(12):15-16.
5
陶秀丽,佟雪峰.
表扬的误区及对策浅析[J]
.考试周刊,2009(30X):214-215.
6
李晓春.
从《儿子与情人》看劳伦斯的女性观[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1).
被引量:1
7
殷宝霞.
心底荷花[J]
.高考(数语外),2004(12):1-1.
8
王爱生.
用发展的心态做教育[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1):36-36.
9
户清丽.
课堂教学中“生问”策略的构想与实施[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33-34.
被引量:2
10
王佩玉.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儿子与情人》一书中的母子畸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9):63-64.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