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作为社会整体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调整涉及到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院系整合和学科设置等,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在简述这次院系调整概况的基础上,就其动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得失作一番探讨,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
作者
王炜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3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系调整
改革
国家视角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11.
2
刘敬坤,徐宏.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115-121.
被引量:7
3
胡建华.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15-19.
被引量:19
4
顾明远.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3.
被引量:72
5
巫春华.
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
.中国高教研究,2001(4):81-8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瞿葆奎.
中国教育学百年(中)[J]
.教育研究,1999,20(1):8-17.
被引量:49
2
[加拿大]许美德著 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4
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重庆抗战纪事(1937~1945)[Z].重庆出版社,1985..
5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9.
6
.董老对东北人民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A]..董纯才纪念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纪(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
[苏]凯洛夫 沈颖 译.教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9
杉本和弘.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英澳比较——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转变过程[J].比较教育学研究(日本),1998,(24):147-147.
10
曾昭伦.大学的专业设置问题[J].人民教育,1952,(9).
共引文献
107
1
王为洋,朴雪涛.
我国借鉴苏联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逻辑(1949—1956)[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4):88-96.
2
伍秀玭,朱耿,涂华婷,伍雯.
多模式思政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中的实践与探索[J]
.科教导刊,2022(20):93-96.
被引量:2
3
李刚.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2):48-53.
被引量:7
4
李福云,王萍.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讨论式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
.语文天地,2007(15):54-57.
被引量:2
5
李可.
儒家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J]
.大家,2012(10):125-125.
被引量:1
6
方展画.
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9):11-16.
被引量:19
7
徐莺.
人力资源开发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6):25-27.
8
吴连海.
建国初十年高校院系调整对我国工科教育的积极影响[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2):15-19.
被引量:1
9
谢梅,巫文勇.
新时期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前沿,2005(6):71-73.
被引量:3
10
赵茂程,郑加强.
我国高等学校调整及林业院校综合化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8-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王风玉.借鉴与创新: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余天佐.
上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综述[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87-89.
被引量:3
3
巫春华.
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
.中国高教研究,2001(4):81-82.
被引量:16
4
顾明远.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3.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1
1
李琳琳.
浅谈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163-1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恩全,王状,崔润东,于永凤,李棘.
传统文化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定位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5(11):31-35.
被引量:2
1
郑富兴.
道德教育与国家现代化:未过时的关系与未完成的问题——读《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J]
.外国教育研究,2011,38(7):60-65.
2
张倩.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13):12-12.
被引量:1
3
王晓娴.
浅论高校人性化学生管理[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8):161-162.
4
渠平.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J]
.经济师,2007(12):121-122.
被引量:1
5
谈松华.
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J]
.中国教育学刊,2000(6):1-5.
被引量:42
6
余文森,康长运.
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被引量:14
7
刘霞.
匈牙利转型期的职业教育改革简析[J]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5,0(4):1-3.
8
张传燧.
新课改的成效及困境[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12):91-91.
9
高中课程酝酿整体变革[J]
.山东教育,2003(8):61-61.
10
谭维智.
国家视角下的教育民生论[J]
.教育研究,2014,35(12):4-12.
被引量:12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