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检察风云》
2006年第20期32-34,共3页
Prosecutorial View
同被引文献39
-
1肖汉森.希特勒专政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2(1):57-65. 被引量:2
-
2朱凯,刘剑.制度化与人性的反思——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解读[J].消费导刊,2008,0(19):244-245. 被引量:3
-
3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563,573.
-
4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4、18、33、32、18-19、12-13.
-
5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北京:商务印务馆,1996..
-
6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
7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
8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P138-139.
-
9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6-177.
二级引证文献6
-
1张彦军,郑荣.李浩“性奴”案中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9-50. 被引量:1
-
2张新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影视作品中的投射分析[J].电影文学,2012(7):18-19. 被引量:3
-
3易利民.“斯德哥尔摩效应”对中小学校园欺负现象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9):13-17. 被引量:2
-
4韩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刑事犯罪量刑的影响与权衡[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1):50-52.
-
5颜刚威.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研究现况[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102-106.
-
6鲍俊逸.管理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基于本体诠释学的视角[J].中国文化与管理,2019,1(2):154-160.
-
1李玲.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科教文汇,2007(12Z):153-153. 被引量:11
-
2熊培云.从法国“街头政治”说起[J].南风窗,2006,0(7):73-75. 被引量:3
-
3禹星轸.洛阳性奴案中四女子行为定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3):58-59.
-
421世纪管理者[J].现代领导,2001(6):23-23.
-
5韩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刑事犯罪量刑的影响与权衡[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1):50-52.
-
6金日成之花[J].资治文摘,2010(7):16-17.
-
7张光琼,凌杰泉.关于奥地利、捷克司法制度的考察报告[J].特区法坛,2013(8):47-50.
-
8刘思扬.老共产党员的遗嘱[J].党的建设,1998(7):30-31.
-
9殷罡.拉宾遇刺20周年感悟[J].世界知识,2015,0(23):44-45.
-
102012年10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大事记[J].人大论坛,2012(11):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