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今天的艺术界和学术界而言,“公共艺术”已是一个陈旧的话题,甚至于社会大众对之也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对于公共艺术的教学,对大家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课题。有的人认为公共艺术同其他学科一样可以教;有的人却认为公共艺术不能放在院校里来教;有的人认为现行的教学体制不适合培养中国的艺术人才,对传统的苏式,法式的美术教育体制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公共艺术的教育更是不能再入此桎梏。总之,众说纷纭。但是,不管如何,公共艺术的教学毕竟在中国的大专院校中尝试性地开展了许多年。这期间当然有许多的困惑、思索与探讨。本期论坛的话题也就“对公共艺术教学的思考”而展开,倾听几位从事此项教育工作的学者一吐心声。<正>王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换言之,它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重要“媒介”。公共艺术实际是将“公共”、“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领域, 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强调艺术面向公共与大众,尤其强调公众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正是这种交流和互动才真正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也正是这种公共性才使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共有空间艺术。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大陆的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自上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而广为运用以来,大都是把它作为城市雕塑的某种延展,在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及特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进入中国之初的公共艺术概念更多停留在“共有空间的艺术”层面上,而对公共艺术的灵魂——公共性和社会公共精神——则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
出处
《雕塑》
2006年第3期36-37,共2页
Sculpture